文档介绍:论语孟子选读-仁者爱人君子之道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海路小学尚侠子曰:“君子不器。”解读: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解读:“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解读:君子与小人价值取向不同,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谓“利”,是指金钱、财富等物质利益;所谓“义”,是指道义、正义等超越物质利益之上的道德价值。君子行事按“义以为质”,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义之与比”后才为之的。而小人只讲究私利,以利来衡量,会为利益舍弃道义,做事只想到有没有利可图。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解读:君子应当慎重交友,过而能改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解读: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解读:中行指合乎中庸之道的人;狂狷指激进狂放的人。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解读:和:不同的人或事物达成和谐的关系。同:一味地盲从阿附。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解读:和:不同的人或事物达成和谐的关系。同:一味地盲从阿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