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知足知不足(作文导写).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知足知不足(作文导写).doc

上传人:435638 2019/4/14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知足知不足(作文导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作文导写“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是当代作家冰心的祖父谢子修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联,这也成为谢家教育后代的家训。你对此联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写作指导写作此题,我们先要分析此联的内容。(1)知足、知不足“足”是何意?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足”为“长处、优点”之意,“不足”即“缺点”,知足知不足,即正确认识自我。二、“足”是“足够、充足”之意。知足,就是满足;知不足,就是不满足。知足知不足,那就是要我们得清楚、明白:何者该知足,何者该知不足。知足,抑制自己的非分欲求,在尘世生活面前超然淡泊,可心安,可常乐,可不辱;知不足,不甘人后,锐意进取,方可上进,表现了积极的进取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谦虚好学的态度。(2)有为、有不为“为”,是“做”之意。“有为”指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有不为”指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有为”告诉我们要积极进取,“有不为”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有底线(道德、良知等),如刘备有言“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徐特立也有云“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有为有不为,即正确处理事情。然后,我们要根据写作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立意。“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幅对联可分为几个角度?可分为两个: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样容易体现辩证性。也可以分为四个: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样好写,但是易于肤浅。也可以看成一个: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样写作难度大,但易于出彩。精美例文一“知足”与“知不足”江西南康中学林荟我们常常被告诫:做人要“知足”。同时,我们又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不能满足于现状,否则就会一无所成!“知足知不足”——谢子修老先生这样告诉我们:要学会满足,同时要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改进,这样才能学会做人。人要“知足”,确实应该学会满足。这“满足”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要克制自己的贪念和欲望。贪念和欲望不仅使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最后更会葬送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这样的事情我们见得太多,“毒奶粉”、“达芬奇家具”、“毒胶囊”……最熟悉的,恐怕还是让人防不胜防的“地沟油”。为了牟取暴利,不少黑商从油料公司,建立起一条非法的利益链,其间的差价大得吓人,由此,“地沟油”在市场上横行,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一切损人利已的行为都源于商家的贪得无厌的欲望。如果他们能克制自己对金钱的贪欲,这个社会将会少很多威胁,将会更加安定和谐。在学会“知足”的同时,我们“知不足”,善于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发现缺点,并改正缺点,才能进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如果不自省,不弥补,缺陷越积越多,将会对我们的人生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学业、事业无成,甚至会导致人格的缺陷。”有一位古人,小时候常常犯错。有一天他觉得这样下去最终会害了自己,于是他拿来两个罐子,一个盛红豆,一个盛黑豆。一天下来,做了几件好事就往罐子装几粒红豆,而做了坏事就往罐子里放黑豆。最初,每天罐子里黑豆总是很多。于是他就每天晚上反省自己,思考自己为什么会犯错,然后时刻警醒自己不得重犯。日积月累,罐子里的黑豆不再增加,而红豆越来越多。他犯的错误不断减少,个人能力素养也不断提高,最终成为一位为人民做好事、负责任的清官,他就是被世人尊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