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绩效管理方案2013年2月绩效考核管理方案为加强对公司经营全过程的有效管控,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和各项管理的改善,保证公司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本着“贡献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非计件类员工目标绩效考核管理方案。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所有非计件类的员工。二、绩效考核的目的1、聚焦目标与资源:凝聚部门/各岗位资源,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计划各司其责、各尽其能,实现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提升管理效能:通过绩效管理,明确工作关键与要求,提升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3、目标保障,绩效改善:绩效的考核,是经营目标完成的保障手段,是对管理目标实现过程的一种管控,其核心是通过对员工绩效的考核,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和部门管理的改善;4、确保价值分享公平:让上下级明确创造价值的衡量标准,体现价值分享的公平性。5、激励员工发掘潜能:激发和挖掘员工的潜能,为完成和超额完成本部门/岗位工作目标而主动和创造性地展开卓有成效的工作。三、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围绕公司经营战略与管理目标/计划实现、岗位职责履行、以提高绩效为导向;2、业绩为主原则:以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为主,其他考核为辅;3、目标分解原则:按管理层级自上而下进行目标分解,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4、关键业绩原则:按照公司、部门和岗位在考核周期内的关键业绩指标对各层级进行考核;5、效率优先原则:贡献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6、简单清晰原则:单次考核项目精简,标准清晰,易于理解;7、循序渐进原则:考核方法选择符合企业实际,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8、奖优罚劣原则:奖优罚劣、奖惩分明原则;9、公开公正原则:公开、透明、参与、客观公正原则;10、有效沟通原则:在目标制定、绩效辅导、结果确认、结果运用环节都要双向沟通,及时反馈,确保考核项目与指标设定达成共识,绩效辅导及时有效,结果确认与运用公平公正。四、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考核结果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调整和配置人员,组织运行效能(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履行)的不断改进与提升;2、各期绩效工资收入多少的确定;3、各相关岗位工资等级的升降;4、各相关岗位人员的综合能力评价与岗位调整;5、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教育培训、自我开发、职业生涯。五、绩效考核周期与考核指标(一)绩效考核周期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分解落实需要,绩效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三种。1、月度考核:以本月的工作业绩考核为主要内容,结果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2、季度考核:每季度实施一次,由各部门组织初评,以员工本年度的月度绩效分数平均值(岗位季度绩效考核得分=∑各月度关键业绩考核得分/实际考核月度数)确定考核系数,提交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3、年度考核:以本年度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为主要内容,进行全面综合考核。年度考核作为晋升、淘汰、评聘、培训的依据。(二)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1、月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业务管理、人员管理、基础管理三个方面,每一项考核内容根据不同的考核对象、不同的考核期间、不同的工作重点,设计相应的考核指标、标准要求、考核权重和评分标准。A、业务管理:考核计划/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定量、定性两类指标。B、人员管理:包含培训和出勤两个指标。C、基础管理:包含问题处理、任务完成、流程执行三个指标。2、季度绩效考核:每季度实施一次,由各部门组织初评,以员工本年度的月度绩效分数平均值(岗位季度绩效考核得分=∑各月度关键业绩考核得分/实际考核月度数)。3、年度考核增加态度考评,指被考核人员对待事业的态度和工作作风等。分值占30%,即绩效考核分数占70%。4、态度考核包括:1)主动性:个人在工作中不惜投入较多的精力,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的机会,提前预测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有计划地采取行动提高工作绩效、避免问题的发生、或创造新的机遇。2)执行力:能够准确的理解上级意图并清晰的传递给下属;对于工作的实施有强大的推动能力,并能在工作实施过程中,适当监控和指导,并能根据工作的执行效果进行跟踪、反馈和改进。3)团队合作: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能与团队成员配合好;与团队成员沟通较好,与成员有较好的协作性。4)职业道德:在日常工作和对外交往中,遵循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企业、本职业服务。5)工作纪律性:工作是否服从分配、符合公司规章制度,按照公司考勤制度作息。(三)绩效考核指标设立的原则重要性--对公司经营管理目标实现有直接影响的关键指标;绩效评估指标必须达到值得监控的重要程度。决定重要性能够通过识别和评估来达到。比如,对公司而言的关键风险、关键的客户、或者职能部门的总成本,或者正在监控的流程而言的重要性;及时性--需要花大量精力去编辑和获取数据来评估的指标,在最后完成的时候可能指标的结果和现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