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天津“”事件总结生命在灾难面前是何等的脆弱!这是听到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候的第一感受。一场灾难,夺取了多少年轻的生命,拆散了多少美满的家庭,我们不禁会问,这难道是我们应该承受的吗?通过对整个事件的了解,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XX年8月12日23点,一声巨响,轰动了全世界,中国再次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这场爆炸可以说是一场意外,却也是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通过媒体的不断曝光,越来越的原因凸现出来,成为总结这次爆炸的根据。首先,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从事危险品运输行业,应了解所运输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在人员相对密集的码头存放如此多的,本身就属于超额存储,据官方报道,事故发生地点曾存放至少700吨氰化钠、以及其他危险化学品。如此巨额的数量堆放在一起,发生事故是人力无法控制的。其次,氰化钠属于剧毒物品,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即可中毒死亡。瑞海公司却将如此剧毒的物品与其他危险品放置一处,可想而知,事故造成的次生灾害会多么严重。最后,在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前往灭火时,公司负责人没有与消防队及时沟通,告知其化学药品的危险程度,导致在灭火的最初期不了解是何种可燃物爆炸失火,致使发生二次爆炸,导致大量消防人员失联,生死未卜。如此惨痛的教训发生了,难道我们还想看到第二次吗、第三次吗?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这便是整个化工行业需要思考的。虽然我公司接触的化学药品有限,也从未发生过事故,但也要防患于未然,安全意识绝对不能疏忽。要时刻牢记公司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生产准则。公司的确需要发展,但在发展的道路上,决不能付出血的代价。安全生产,从你我做起。对天津“”事故的反思今天,是天津港爆炸七日祭。也许,当8月12日晚11时,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情报警的时候,没有人会料到随后会有如此惊人的大爆炸、酿成如此惨重的伤亡,更没有人会想到这场救援行动会一直持续到今天。在此次的救援中,各路救援队伍的英勇和大爱让人动容,尤其是消防战士在周边百姓“逃亡”路上逆行奔赴火场的场面更是让人感佩。但是我们也随之听到了噩耗,然而面对如此让人心痛的牺牲,我们要做的除了祈福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此的反思。收悉牺牲的消防官兵中最小的不到18岁,不由想起今年1月2日哈尔滨仓库火灾中,牺牲的5名消防员中最小的同样只有18岁。而XX年至XX年5年间,牺牲在救火一线的消防员超过140人,平均年龄也只有24岁。这些“大男孩”的事迹令人敬佩,也同样令人惋惜。为何牺牲的消防员都如此年轻?经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目前消防人员配额为国家兵役编制,每年的新兵征集是主要人员补给来源,从18岁至22岁不等。这决定了一线消防部队主要由年轻人组成。入新兵连三个月后,进入消防队,第一年进行基础知识、设备和消防技能的训练,是不允许上火场的。但现实无法保障一年的训练时间,陈平说,义务兵服役期只有两年,如果第一年不上火场,下一年就该复员了。一位消防官兵表示,他在当新兵时遇到过一次二甲苯发生爆炸,电线杆都被炸断了。“工厂内一片漆黑,我们冲进去什么都看不到,只知道用水枪喷水。”后来有经验的指挥员骂他们,这么危险怎么能冲进去呢,很可能会有新的爆炸。现役的消防官兵缺乏经验积累,消防部队后续培训也缺少实战训练,这才是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有消防官兵表示,在火场经常受到外行地方官员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