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旧瓶装新酒.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旧瓶装新酒.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4/27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旧瓶装新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旧瓶装新酒——仿拟南平三中王茵“作业几时了?掩卷问夜天。不知举国学子,此刻有谁眠。我欲弃笔就寝,又恐明日课堂,老师骂耳边。起坐伸懒腰,片刻得清闲。写语文,做数学,夜阑珊。不应打盹,可知英语未做完?生要嬉戏玩乐,师要分高纪严,此事难两全。但愿学习好,百战能过关。”这则小品文,显然是仿照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创作的。仿作借用苏东坡《水调歌头》的形式,写出了中学生无奈、矛盾的心情。这种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就是仿拟。它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形式,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与之对应的语、句、篇来,从而造成巧妙的表达效果。这种语言手段运用相当普遍。我们大致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类:一、仿词(包括固定短语)如:新闻标题《尽快解决燃煤之急》《谈谈爱“才”如命》《刮民党蒋该死统治下的河南》很明显,“燃煤之急”是“燃眉之急”的改造,“爱才如命”是“爱财如命”的替换,“刮民党”指“国民党”“蒋该死”指“蒋介石”。再看下面两个句子:1、11月份,西双版纳还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东北的大兴安岭早已草木皆冰了。2、每年有些科局年终干部考核时的“民意测验”都是“名义测验”。  “草木皆冰”是仿“草木皆兵”造的新词;“名义测验”是仿“民意测验”造的新词。其他如:某些作家——投笔从“融”(投笔从戎)、银行人员——持“资”以“横”(持之以恒)、某些记者——言为“薪”生(言为心声)、某些教师——谆谆“叫悔”(谆谆教诲)、某些演员——多“财”多艺(多才多艺)、受贿干部——据“礼”力争(据理力争)以上例子,仿词与被仿词之间是因为音同或音近形成的,可称为谐音仿。仿词和原有词语的某个成分在意义上类似或有某种关系的,叫相类仿。如:1、至于熊文灿这班龟儿子,他们忘记了,我的名儿叫张献忠,可不叫张献宝!(姚雪垠《李自成》)2、我是个医生,看见病人能不认真吗?可就因为认真了,才三天两头挨批,说我埋头钻业务,想成名成家,走白专道路,……算了,我走白痴道路,当个大傻瓜,行了吧?(宗福先《于无声处》)再如:哑巴亏——喇叭亏(因说大话、图虚名而吃亏),红颜知己——蓝颜知己(帅气有风度的男子),托儿所——托老所(照管老年人的场所),开门红——关门红(指结束也和开始一样顺利、成功)都是新出现的相类仿词。把现成的合成词或成语中的一个语素换成意义相反的语素,临时仿造出一个新的“反义词”叫反义仿。如:1、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其实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毛泽东《反对党八股》)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题在府衙内用以自勉的一付堂联……说是无欲,其实还是有欲的——无蝇营狗苟之私欲,有富国强民之“公欲”。3、殊不知那一面,何尝不“疾善如仇”呢?(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还有辐射仿。如:正如“水感”特好的人有可能成为世界级游泳运动员一样,让有“球感”的人去打球踢球,有“生意感”的人去担任厂长经理,有“新闻感”的人去当记者,“群众感”特强的人当干部,这于本人于国家于事业都大有好处。这一段文字中的“水感”、“球感”、“生意感”、“新闻感”和“群众感”等是仿“手感”一词而创造出来的,一连串的仿词让人领略到“好戏连台”的独特幽默,趣味横生。现代生活中,这样的的例子很多,如: 面的——轿的、摩的、残的 ;酒吧——网吧、氧吧、陶吧 ;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