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泰安方言1方言词汇1、词的构成    从音节角度看,普通话的一部分双音节词在泰安方言中却是单音节或多音节词。    以亲属称谓、身体器官为例:普通话中的叔叔、舅舅、哥哥、姐姐、牙齿、眼睛、屁股,泰安话叫叔、舅、哥、姐、牙、眼、头、腚。    以身体器官、动物名称为例:普通话中睫毛、鼻孔、齿龈、膝盖、壁虎、蚯蚓、蜘蛛、泥鳅,泰安话叫眼眨毛、鼻孔眼子、牙花子、胳拉拜、蝎虎子、蛐溜串、阿郎蛛子、泞泞勾。    从词缀角度看,普通话中不带“子”后缀的,泰安话却带“子”后缀。如:普通话中的嘴巴、咽喉、蚜虫、鼻涕,泰安话叫嘴头子、合嗓眼子、蜜虫子、鼻子。普通话有些儿化词,泰安话不儿化,而带“子”后缀。如:普通话说后脑  儿、眼珠儿、嘴角儿、大婶儿、两口儿、蛋黄儿、串门儿、树枝儿、板擦儿等,泰安话是说后脑勺子、眼珠子、嘴角儿、大婶子、两口子、鸡蛋黄子、串门子、树枝子、黑板擦子等。    泰安方言中常用的动词后缀有“巴”、“达”、“由”、“查”“拉”等,构成动词后习惯重叠起来使用,大致相当于普通话单音词重叠,中间加“一”或动词后加“一下”,如“洗巴洗巴”相当于普通话的“洗一洗”、“洗一下”。下面再举些例子可以使人更明白些。泰安话中常用的这些词:搓巴一搓巴搓巴、剁巴一剁巴剁巴、甩达一甩达甩达、抽达一抽达抽达、蹦达一蹦达蹦达、转由一转由转由、捻由一捻由捻由、刮查一刮查刮查、抠查一抠查抠查、搅拉一搅拉搅拉、拌拉一拌拉拌拉。这些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常说常用,非常生动形象。    泰安方言中常用的后缀还有“头儿”、“巴儿”、“古”、“活”、“乎”等,它们附着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成了泰安方言词很特色的一部分。如木头儿、石头儿、砖头儿、盖头儿、苦头儿、甜头儿、奔头儿、吃头儿、喝头儿;俊巴儿、老巴儿、恼巴儿、离巴儿、瘦巴儿、干巴儿;拐古、拧古、斜古;敛古、匀活、凑活;热乎、湿乎、潮乎等。例如“离巴儿”:“你这人办事忒离巴儿了!得叫人说得过去”。这里的“离巴儿”是说办事离谱儿,不得人心,严重的是为了丧良心的事,遭到舆论的谴责。“拐古、拧古、斜古”都是对某种人的贬义词。“拐古”是形容某人刁钻、爱沾便宜,善于投机取巧;“拧古”是说某人性格古怪,钻牛角尖儿,一头撞到南墙上,认了自己的理儿就是不转变,不回头;“斜古”比“拧古”意义上轻一些,也是说某个人的性格特征的。这种人也好“形而上学”,他往往总是“斜古”来“斜古”去,自己碰壁。如能听人劝解,善解人意,顺乎情理,就不会再“斜古”了。2、词义的差异    从词义角度看,泰安方言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仅在个别常用词义上有些差别。主要是词形相同,词义范围不同,泰安方言的含义比普通话要宽泛。例如:女婿,普通话是指女儿的丈夫,泰安话兼指丈夫;老爷,普通话是指外祖父,可新泰还兼指祖父;媳妇,是儿子的妻子,泰安话兼指妻子;揍,普通话是指打人的动作,泰安话说打碎物品也叫“揍”;杀,使人或动物或丧失生命叫杀,泰安人砍树或砍其他植物,也叫“杀”。3、特殊词    所谓特殊词,是指泰安话中的部分与普通话说法不同的词,也就是因造词方式不同而形成的词。    用描写某种事物、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