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工程伦理学案例分析2012年8月24日5时30分左右,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三环路群力高架桥洪湖路上桥分离式匝道发生断裂,坍塌大梁长为130米左右,属于整体垮塌。致使4辆大货车坠桥,侧翻的部分大货车驾驶室已完全被砸扁,带血迹的方向盘等物飞出落地。据消防部门消息,事故当日已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所谓专家组于8月26日出具了《哈尔滨市三环路群力高架桥洪湖路上行匝道桥箱梁整体倾覆事故专家组意见》,分析认定匝道坍塌是由于车辆超载造成的。有网友戏问:“会不会让伤者赔钱呢?”在这起事件中,我们会发出很多的疑问:桥梁的是怎样通过验收的?为什么一个刚通车的大桥会被几辆货车压翻呢?就算是超载,4辆车就能干掉一座大桥吗?为什么官方会给出一个超载的主要原因呢?为什么没有行政问责呢?对于这起事故的处理,相信会有很多的人不满,所谓的不公布名字的专家给出具体的证据,似乎一切责任都是几名受伤的责任人的,而从设计方、施工方、监督方、似乎都没有责任。而恰恰的,如果是设计没有问题,施工没有问题的话,我想区区几辆超载的卡车,就更算不上问题了。由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该是出现了某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与工程师的职业伦理有关,而这直接引发公众对这些结构物投入运营后质量与安全是否值得信赖的强烈担忧。工程师对于自身工程伦理责任缺失的辩解,固然可以将责任分摊和社会惰化作为牵强的借口,但是工程师在依伦理法则行事上的自我约束力不够,才是最直接的因素。而工程师自控能力的弱化,和其缺少工程伦理教育有极大关系。由此,加强工程师的伦理道德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伦理,就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规则,行为准则。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伦理问题。责任通常与某个特定的职位或机构相联系,指分内应做的事或由于没有做好而应当承担的过失。伦理责任的含义是指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该行为是可以答复和解释说明的。工程师的伦理行为是工程师作为道德主体出于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特定对象的活动。其中工程师伦理行为选择是工程师伦理行为的核心和实质部分。工程师伦理行为选择是指工程师面临多种伦理可能时,在一定的伦理意识的支配下,根据一定的伦理价值标准,自觉自愿、自主自决地进行善恶取舍的行为活动。从工程师实践看,工程师在工程决策、工程实施、工程后果等阶段都存在诸如“义”与“利”的抉择、“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两难抉择、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冲突矛盾、经济技术要求与人权保障矛盾冲突等。相对于法律责任而言,伦理责任具有前瞻性,它是一种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作为评判准则的社会责任。工程师的养成除了具备专业学养和技术外,还必须负起各种社会责任,这就有赖于工程教育中按部就班强调科技人文的整合、理论实务的结合、伦理道德的薰陶以及法制观念的建立等工程伦理的教化,让未来的工程师尽早体认工程专业素养对社会可能带来的冲击,并深刻了解自身对社会的责任,进而调整未来从业的心态,培养出深刻的伦理判断力,使其产生对自我职业的尊重与对社会应负责任的认知,建立具有伦理观念的工程环境,预防许多潜在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