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6
文档名称: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1,685KB   页数:5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6/12 文件大小:1.6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袃虿螃艿蚆芁芃蚂蝿腿莆膄羄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蒁衿薂螇袆芁莈蒄罿芆膈莃蚆螆第一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芃聿莁薈肅莁蚄第一节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情况羁聿蚇罿蒃膄螂肄腿莄膆膅蒁莀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螃芈肈薇羇袅袆汽车技术、建筑技术与环境保护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三大标志。80年代以来,提高汽车性能,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主要取决于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概况如图4-1-1所示,主要用于汽车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娱乐通讯信息控制。随着机电一体化汽车和电子化汽车的诞生,汽车汽车电子学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新科学、新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薂莈膃羈莅薁肄莁蒈蒈荿肇芃芀莄薈袁蒆薅蚁腿膃蚈蚅袇芆肅羆羂羂蚀芇螄螁蒅羄肂肆蚈蒆蒃羂螃膂蚃聿袄袀羈图4-1-1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概况蒂节蒇芆蚆膅肆芁莁蒂蚇肄袀袆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芄莁袈肈螆蚃莀汽车控制技术是伴随着汽车法规(油耗法规、排放法规、安全法规)要求的提高和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到当今控制水平的,其发展过程经历了机械控制、电子电路控制、模拟计算机控制和数字计算机控制等过程。肃蒁芁葿芄羀羁(一)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薈芇艿芁蚁莅肅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是借鉴飞机发动机汽油喷射技术而诞生,并伴随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汽车油耗法规、排放法规要求的逐步提高而发展到当今水平的。其发展经历大致如下。莆莇芄蚂腿肀肃1934年,德国采用怀特(Wright)兄弟发明的向发动机进气管内连续喷射汽油来配制混合气的技术,研制成功第一架采用燃油喷射式发动机的军用战斗机。荿蒇莆肃袁肇膂1952年,德国***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机械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机,汽油直接喷入气缸内,空燃比利用气动式混合气调节器调节,配装在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300L型赛车上。膈薇肃蒄荿膀螀1958年,***公司研制成功向进气管内喷射汽油的机械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空燃比采用机械式油量分配器进行调节,配装在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220S型轿车上。袇蚆螇袅肁薄膅1967年,***公司研制成功K-Jetronic机械控制式汽油喷射系统,电动燃油泵提供的360kPa低压燃油,由燃油分配器分配到各缸进气管上的机械式喷油器,汽油连续喷向进气口,空燃比由挡流板式空气流量计操纵油量分配器中的计量槽进行调节。1982年,在K-Jetronic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压差调节器、部分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改进研制成功了KE-Jetronic机电结合式汽油连续喷射系统。1993年以前出厂的奔驰轿车和奥迪轿车,大多数采用了KE-Jetronic系统。羀螆袁肂螃芀蒄最早研制汽车电子燃油喷射装置的是美国苯迪克斯(Bendix)公司。该公司于1957年开始试用真空管电子控制系统,根据进气压力、由设在各个节气门前的喷油器与进气行程同步喷油。遗憾的是该专利技术并未付诸实用。虿袆***蒃膁芆袄1967年,德国***公司根据美国苯迪克斯公司的专利技术,开始批量生产利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信号和模拟式计算机来控制发动机空燃比A/F的D型燃油喷射系统(D-Jetronic),装备在德国大众(Volkswagen)汽车公司生产的VW-1600型和奔驰280SE型轿车上。率先达到了当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排放法规要求,开创了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的新时代。D型燃油喷射系统是用电子电路控制喷油器阀门的开启时刻与开启时间。蒈袆薀袄羃莀葿1973年,随着排放法规的要求逐年提高,要求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进一步完善控制功能。******公司便在D型燃油喷射系统(D-Jetronic)的基础上,改进发展成为L型燃油喷射系统(L-Jetronic)。L型喷射系统利用了翼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直接测量进气管内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的体积流量,与利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来间接测量进气量的D型喷射系统相比,检测精度和控制精度大大提高。芇羆薈芅莀蚄芅1973年,美国通用General汽车公司在生产的汽车上,将分立元件式电子点控制器开始改用集成电路IC式点火控制器。艿肆蚃莁肂莀袅1974年,美国通用General汽车公司开始加大火花塞的电极间隙,并采用高能点火装置,并将点火线圈和集成电路式点火控制器安放在分电器壳体内。肈膆螅螂薀蒆节1976年,美国克莱斯勒Chrysler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开始研制并在同年装备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取名为“电子式稀混合气燃烧系统ELBS”。该系统采用模拟式计算机,根据大气温度、进气温度、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发动机负荷与转速等信号计算出最佳点火时刻,控制200多个参数。袇芆莂膃节葿芈1977年,美国通用General汽车公司开始采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取名为MISAR系统。该控制系统由CPU、RAM、ROM、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