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阿多诺与总体性
陈胜云  
,——。
     关键词总体否定同一性思维星丛
    
     一批判同一性思维
     阿多诺认为,总体性方法本质上缘起于同一性思维,同一性思维本质上是工具理性湮灭人性罪行的同谋,它只停留在第二自然的水平,阻碍了人们洞察工具理性对人性进行奴役的野性社会的支配结构。人们面对自然界时,把自然界只当作单纯的客观实在,是主体与客体产生分化的前提,也是走向异化的源头。随着历史发展,特别是工具理性的膨胀,在认识与控制客体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逐渐地二元化,人们越来越把主体提高到对客体绝对主宰的地步。这是在人们对科学成果的信赖基础上所产生的,以为科学可以直接地完全地控制自然。这样,“存在物之间的纷繁复杂的联系受到了有思想的主体与无思想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排斥。”1
     随之,哲学也实证科学化了,哲学尾随专门科学之后,“便不再围绕着客体,阐释它了,还不如说仅仅把客体—F降为一种功能性存在……哲学所吸收的科学普遍性组织形式,妨碍了对哲学来说显而易见的目标。”2哲学关心一种普遍的形式,以为可用来支配自然并为人类造福祉;事实上,哲学在远离客体、远离主体进步这一现实的目标。正是这一过程导向了同一性思维。‘同一性思维的产生更直接的原因,还在于现实社会中个体对社会总体的从属性这一基础现实,两者在商品交换中会聚在一起。“在精神中,普遍的一致性成了一个主体;而在社会上,普遍性只有通过精神的中介、通过它完全现实地所进行的抽象的操作才得以维持。这二者在商品交换中,在某种主观被思考、同时客观上又有效的东西中会聚一起。”3同一性思维根源于对精神与现实给定性即直接性关系的割裂。其实,“精神与给定性是不可分离的,两者都不是第一原则,两者都被对方所中介。”4对辩证法来说,直接性并不保持它的直接的姿态,它不是成为基础,而是成为一个要素。直接性与精神是两种动态的因素,一旦把某一方面固定下来,便成了虚假的意识形态了。其表现形式为,或以思想精神来统一物质,或把意识统一到物质中。
     阿多诺认为,纯粹的同一性是主体设定的,。黑格尔把否定的否定等同于肯定是同一性的精髓,是带有最纯粹形式的形式原则。“用同一性来平息辩证矛盾,平息不能解决的非同一物的表现就是忽视辩证矛盾所意指的东西。……否定的否定也是一种同一性,一种新幻觉,是推论的逻辑一一最终是主观性原则——对绝对的投射。”5因此,尽管胡塞尔反对技术理性向生活世界的渗透,反对现实物化,要求掌握事物本身。阿多诺与总体性然而由于同一性思维的阻碍,胡塞尔所接触的却并不是现实,相反,仅仅是自我的思想运作。而海德格尔坚持死亡之本体论意义暴露了他暗中同情总体的同一性理论,它在号称捍卫差异时恰恰否定了差异。它提供的是逃离现实社会的伪直接性,而不在于否定现实生活中的异化,相反,它是现实生活异化的一种更微妙的表现。本质上,海德格尔仍然没有逃出主体的思维同一性陷阱,只是他采取独具一格的哲学表述方式掩盖了这一本质而已。阿多诺对以胡塞尔为起点的新近本体论作了一个比喻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