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13.3.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1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3.3.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9/7/7 文件大小:2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3.3.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海南白驹学校中学数学组桂勇一、教材分析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课安排在轴对称的认识和全等三角形后,明确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轴对称的认识的联系,起到知识的链接与开拓的作用。本课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三角形的性质的呈现。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映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的边角关系,并且是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直观反映(三线合一)。它所倡导的“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今后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相关性质,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等腰三角形内角以及边的计算问题。②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分析思考、归纳总结等活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观察、试验、归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突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这两个性质对于平面几何中的计算,以及今后的证明尤为重要,故确定为重点)难点:等腰三角形中关于底角和顶角的计算问题。(由于等腰三角形底和腰,底角和顶角性质特点很容易混淆,而且它们在用法和讨论上很有考究,只能练****实践中获取经验,故确定为难点。)四、教学过程1、复****回顾(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图形)提问:①为什么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②什么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 首先教师提问了解前面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动脑思考、口答。2、构设悬念,创设情境(1)一般三角形有哪些性质?(2)等腰三角形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有那些特殊性质?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问题(2)给学生留下悬念。3、目标导向,自然引入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板书课题4、设问质疑,合作探究①动动手:请同学们做出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半透明的纸片,每个人的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合在一起,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吗?请你尽可能多的写出结论。(分组讨论)②得出结论: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交流、可能得到的结论:(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B=∠C;(3) 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线;(5)∠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③重要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用数学语言表示:∵△ABC中,AB=AC(已知)∴∠B=∠C(等边对等角)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用数学语言表示:(1)∵△ABC中,AB=AC,∠BAD=∠CAD∴AD⊥BC,BD=D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2)∵△ABC中,AB=AC,BD=DC∴AD⊥BC,∠BAD=∠CAD(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3)∵△ABC中,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