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舌尖上的家乡靖江市地处江苏省苏中平原南端,位于北纬31。56‘〜32°08\东经120。01‘〜120。33‘。东南西三面临江,隔江与张家港、江阴、武进等市区相望,东北至西北与如皋、泰兴两市毗连。全境系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惟有孤山耸立于该市中部。靖江市水资源丰富,东南西三面临江。靖江地处东亚季风盛行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性利过渡性气候特点。靖江地处长江下游,自然条件优越,有"苏中小江南”的美誉。,其中地表水以引长江水为主,,丰富的水资源为发展水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长江有刀鱼、鲫鱼、鯛鱼、河豚等稀少鱼种,内河有青、草、鲤、鲫、骗等多种鱼类。,水质优良,八号镇地下蕴藏的优质矿泉水,H开采量可达1200吨。矿产有煤,集中于孤山周围,已探明储量800万吨,长江内有适宜建筑用的江砂,其资源有待合理开发利用。全市土地分耕地、林园地、非耕地等,其中以耕地为主,利用率100%。稻、麦、油菜、大豆为主要农作物。野生植物、栽培植物种类繁多,粮食、蔬菜、花草、瓜果、药材丰富,另有银杏、杜仲、皂荚等珍贵稀有树木。靖江人的祖先是来白五湖四海的移民,不同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风味,经过几白年的融合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中,南有闽粤菜系,西有四川麻辣,东则维扬风味,真是吃不尽的美味佳肴。人口只有66万,面积不过600多平方公里的靖江,近年来在饮食界创造了几项第一,令人刮目相看。1993年,靖江承办了江苏省烹饪大赛,一个县级市举办全省规模的烹饪大赛,这在全国是第一次;2000年,《靖江菜谱》正式岀版发行,一个县级市单独出版菜谱,这在全国也是唯一的。2001年4月,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栏目组一行5人来靖进行了为期3天的采访和拍摄,全面介绍靖江的饮食文化,专题介绍一个县级市的饮食文化,这在中央电视台也是没有先例的。由此可见,靖江的饮食文化的确有其独到之处。1•靖江肉脯在靖江,提到特产,首推便是肉脯,实在太有名了。有好几种牌子,最好吃、最贵的当数“双鱼”,是靖江人的保留项目,第一品牌,有单盒装和礼盒装两种。传说苏州、上海人也只认“双鱼”。由于技术外泄,导致现在市场上的肉脯种类很多。吃白粥的时候,加以碎的肉脯佐餐,实在逍遥至极。早在《周礼》上,就有关于肉脯的文字记载,《礼记》上则有“牛修鹿脯”之说;《论语》上有“沽酒市脯”之句。北魏的《齐民要术》上有专门一章:《脯腊》,介绍肉脯的制作及品种。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有五味脯、白脯、甜脆脯,唐朝时有赤明香脯、红虬脯,到元明之际有千里脯,都是当时闻名遐迩的肉脯品种。因此,肉脯的历史己经有三千多年了。靖江肉脯始创于1936年,选料精细,釆用传统工艺,配以多种天然香料,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产品色泽鲜艳、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回味无穷,曾两次荣获国家金质奖,远销口本、俄罗斯、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是馈赠之佳品。2、靖江蟹黄汤包靖江蟹黄汤包,历史悠久,创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据民间传说,至少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是全国六大名包之一。因其“皮薄光洁,汤足如泉,浓而不腻,味厚鲜美”而被誉为靖江一绝。用靖江当地的说法:出了靖江,所有的汤包都是对汤包的亵渎。汤包的做法:皮要上等。蟹黃、蟹肉+肉汤煮成琼脂状,冷却后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