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活着赏析-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351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活着赏析-PPT课件.ppt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19/7/23 文件大小:1.3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活着赏析-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活着》赏析认识余华他是浙江海盐人,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他是曾两度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他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他的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4年获法国文学骑士勋章。余华是中国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但是并不算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包括短篇、中篇和长篇加在一起亦不超过80万字。他是以精致见长,作品大多写得真实和艰苦,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密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及文本真实。余华曾自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作品特点: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奇异怪诞隐密残忍——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发展历程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一)初期“暴力美学”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正如谢有顺指出:“暴力是余华对这个世界之本质的基本指认,它也是贯穿余华小说的一个主词。”发展历程1987年,余华以一篇风格独特的短篇小说《十八岁的出门远行》正式踏上文坛发展历程在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转型后,文本主题更多的是对当代个体人生,生存现状和人性境遇给予的温情的关注。(二)中期“华丽转身”《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方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而结构上,仍能给读者剧力万钧、富于电影感官和想象的感觉。作品品读一、《活着》内容简介小说《活着》讲述了20世纪中国那段铭心刻骨的岁月中一个家庭的生活经历。故事记述了4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到70年代初期这段历史时期的事态变迁。小说用平静而缓和的语气叙述了主人公“福贵”悲剧色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