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生儿败血症李莉新生儿败血症定义:新生儿败血症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有时还在体内产生迁移病灶。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病因自身因素病原菌感染途径病原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院内感染易发生于下列情况:①新生儿监护病区(NICU)治疗的患儿;②有入侵式治疗的患儿如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等;③住院天数长;④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⑤病房拥挤;⑥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感染途径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临床表现新生儿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症状。(1)呼吸窘迫为最常见,(2)心率增快和周围循环灌注差,青紫。(3)低血压。(4)酸中毒(代谢性)(5)体温不稳定(6)胃肠道症状(7)活动减弱或嗜睡、烦躁不安(8)抽痉。(9)瘀斑或瘀点。(10)其他如黄疸、肝脾肿大等。(11)面色青灰。有黄疸者可加重。(12)可发现有感染灶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归纳为“三少”、“二不”、“一低下”。三少”即少吃、少哭、少动。二不”即体温不正常及体重不增。一低下”即反应能力低下,或精神萎靡。病史具有以下病史者易发生败血症:①早产儿、小于胎龄儿。②有免疫缺陷病的新生儿。③临产孕妇有发热等感染史。④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混浊或发臭。⑤生产时消毒不严或过多的产科操作检查。⑥有皮肤、粘膜损伤史。⑦有脐部、甲床、皮肤、粘膜等感染史。⑧有气管插管、脐血管或周围静脉插管史。⑨抢救器械、医疗用品污染。针对特有地感染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是完全可以预防本病发生。作好产前保健,及时治疗孕妇所存在的感染。产时做到无菌操作。与新生儿接触的人(包括产母、医护人员等)均应先洗手,这是切断感染途径的重要方法。做好皮肤、粘膜(包括脐带、口腔粘膜等)护理,一旦发现皮肤化脓感染儿应立即与正常儿隔离,医疗器械应严格消毒处理,避免医源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