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6
文档名称:

两化融合汇报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84KB   页数:10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两化融合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9/8/22 文件大小: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两化融合汇报材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两化融合汇报材料两化融合汇报材料汇报材料东煤公司“两化融合”示范矿井建设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一日东煤公司“两化融合”示范矿井建设汇报材料一、东煤公司概况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至今已有80年开采史,1998年4月改制,市国资委直管,现为太原市唯一的大型地方国有重点“煤炭—电力”一体化企业。公司现在拥有七对矿井,核定总产能为615万吨/年;员工43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00多人。东煤公司柳树渠井是公司主要生产矿井,生产能力150万吨/年。斜井开拓,属低瓦斯矿井,主采的15#煤层易自燃,煤尘具有爆炸性。通风方式为分区机械抽出式通风,主提升为强力皮带运输,材料副斜井采用串车提升,乘人斜井采用架空乘人装置,大巷采用10吨电机车、3吨底卸矿车运输。主要生产区域现分布在五、七采区,开采水平为750水平。二、“两化融合”建设情况东煤公司在2007年初,就制定了《东山煤矿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在2010年5月,由太原罗克佳华再次制定了《东山煤矿四效合一整体规划方案》。近五年来,陆续建设了千兆井下工业以太环网、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顶板监测系统、井下广播系统、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主皮带集中控制系统、电力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十多个子系统,并对各子系统进行了综合集成。配合公司全面实现综采综掘和主提升机、主通风机等大规模的机械化改造,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提升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现将公司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1、首先,为推进东煤公司信息化建设及“两化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领导组:组长:张鸿恩常务副组长:赵智副组长:马积福侯敬平杨劲松成员:焦保国武福拴宁政权杨恩忠刘全旺赵建敏桑万忠为了切实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信息监控中心,信息监控中心由总工程师直接领导。2、积极建设安全避险“六大系统”(1)、数据传输系统为满足矿井数字信息系统传输的要求,设计安装1000M工业以太环网,系统传输平台设计为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的方式,井下设计一个1000M环网,负责传输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井下电网监控系统、无线通讯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等子系统。通过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的建设,将矿井各环节系统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产信息、安全信息实时传递到矿井生产安全调度指挥中心,为矿井的数字化矿山系统提供一个高速、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平台,为公司领导的指挥和管理提供充分的、实时的信息依据,为矿井建设先进的管控一体化平台提供基础平台。(2)、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型号为KJ95N,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井下现安装分站24台,模拟量传感器96台,开关量传感器92台。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瓦斯传感器进行校验和断电测试,双机热备,与煤炭局联网,系统运行完全正常。(3)、人员定位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为KJ236(A)型,北京煤科总院生产。共安装人员定位分站10台,读卡器63台,配备人员定位识别卡2300张,所有下井人员全部佩戴识别卡,并在井口对携卡人员进行唯一性识别。系统覆盖井下各条巷道和各采掘工作面,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井下人员的活动信息,双机备份,与市煤炭局联网,运行正常。(4)、通信联络系统井下通讯系统使用的是由深圳华仁达公司生产的HRD-512型数字程控调度机。现共安装调度电话112部,井下各工作地点均安装了直通电话,并对调度台等重要电话进行录音。我公司于今年开始安装井下广播系统及无线通信系统。井下广播系统选用的是上海山源电子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KTK125型广播系统,现井下共安装13台广播分站,覆盖井下人员主要工作场所。系统已经通过公司验收。无线通信系统为山西美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T137型无线通信系统。共安装分站26台,覆盖井下主要大巷。系统通过市局验收。(5)、矿井供水施救系统井下静压管路敷设到所有巷道和每个采掘工作面,巷道每隔50米设置一个供水阀门,保证各个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应急供水。(6)、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地面空压机房安装3台OG-250F低噪声单螺杆压缩机,对应3台10m3风包,敷设φ200mm无缝压风管路至各用风地点。在井下主要地点安装了25套ZYJ(C)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装置。(7)、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我公司于2012年开工建设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及移动救生舱。现已全部完工并通过了公司初步验收。公司永久避难硐室设在五采区,可同时容纳80人紧急避险。硐室内配备相关生活必备物品及环境监测设备,大大增加被困人员逃生及成功救援的几率。可移动救生舱为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可移动式救生舱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害气体,对内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等,赢得较长生存时间,加大救援几率。除紧急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