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熟读精思(朱熹).doc

格式:doc   大小:26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熟读精思(朱熹).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9/9 文件大小:2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熟读精思(朱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1、调动多种诵读手段,感受熟读的趣味,建立良好的朗读****惯,并积累重点文言词句。2、调动学生质疑、解疑的读书体验,以朗读促思考,体会精思与熟读的紧密关系。3、在不同的读书方法的讨论中,体会说理的层次和引用法在说理中的作用。说明:本课作为预备年级的文言课文,有一定难度。同时作为“读书有味”单元重点篇目,其学****过程对学生终身发展,形成良好的诵读阅读思考****惯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从学****较易掌握的诵读****惯入手,调动声音、行为等因素,活跃课堂气氛,体验感知熟读的趣味。然后在文言词句方面的答疑后,充分发动学生围绕“熟读精思”“不求甚解”两种表面看似矛盾的该书法,通过自己阅读体会,感受熟读与精思的关系。最后顺势点拨引用与疏理层次的作用。整个教学贯穿熟读精思读书法的精髓,不求面面俱到,激发学生主动感知中体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以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激发学生探究,如何自己把握读书的精髓。思考列举自己读书的****惯或自己知道的读书方法。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方法,引发学生主动读书的兴趣。了解熟读的要求,感受熟读的趣味1. 从“熟读,使其言皆苦出于吾之口”引发如何做到此?2. 熟读应作好怎样准备?又怎样做到?诵读,表演读来回答。3. 词义答疑或出示重点词义理解。1. 诵读、同桌互读,表演读、感受熟读的要求。2. 诵读中激发问题,相互质疑,相互回答。通过诵读与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感受全身心投入诵读的乐趣与初步效果。最后通过学生回答老师的点拨,使学生感受“其义自见”的道理。激疑探究,熟读中领会读思的关系1.“精思”字面意义就是精深地思考,这与“不求甚解”读书法是矛盾的,你能从读中得出什么结论?1、自由散读,留下分层及圈点符号。本部分文言词句较难,又是学****的重点,教师根据实际点拨关键词句,发动学生分层理解诵读是关键。,出示重点词义及有关陶渊明读书法。希望学生结合这些材料自己诵读理解   ,表达自己对“精思”的理解或困惑。点拨层次,引发自己读书体验来深入领会熟读精思,了解引用作用。  小结1. 小结同学的思路。2. 你在自己读书或刚才朗读中是否体会到熟读精思的过程?(注意引用的作用)3. 点明说理层次1、小组交流自己朗读课文前面几句的理解及过程。2、结合自己读书或朗读体验说说感想。本部分作为小结希望学生感性体验能由此及彼。布置作业有感情地熟读背诵全文背诵全文,为父母讲解,记录父母意见。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促使熟读精思在生活中的应用。思路点拨本文有一定难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作相应的调整。如从题目着手,熟读重在读,前部分“精思”在老师引导下,了解大意,然后比较两部分,思考:“读书千遍”如何变为“其义自见”的?也可抓住“若出于吾之口”“出于吾之心”两句话,结合文意谈谈如何能做到。或从“心到最急”的原因,探索熟读精思的关系等。练****举隅1、解释划线字词:①众说纷错②勿遽取舍于其问③复以众说互相诘难④大率徐行却立⑤后其节目⑥姑置而徐理之⑦详缓看字2、总结朱熹“熟读”“精思”的几个要领。3、结合朱熹的《观书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