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节能减排文章 节能减排的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节能减排文章 节能减排的措施.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9/13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节能减排文章 节能减排的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节能减排文章节能减排的措施节约,让生活更美好去年西南大旱,今年长江中下游干旱,鄱阳洞庭干涸,绿草成茵。自然怎么了?古人语: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界所生长的万物(资源)是有限的,由人来加工制成的物品资源也有限。而取时有限度,用时节约,则常常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如果相反,取时无限度,用时又浪费,那么球上公有的资源就会很快消失。现在全社会最引人注目的事是节约,节约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新闻媒体每天都有关于节约的第一文库网报道,茶余饭后人们也在谈论着这个话题。人们对于节约众说纷纭,观点不一,煞是热闹!我们不是经常在书中读到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吗?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呢?因为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就拿水资源来说吧:人类用水量随着人口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世界人口,在50年代为25亿,1999年达到了60亿,增加1。4倍,与此同时,农业用水增加了5倍,工业用水增加了26倍,家庭及生活用水增加了18倍,据专家估计,世界人口正以每年8100万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4亿,水的需求量也将成倍增长,形式十分严峻。拧开水龙头,清洁甘冽的水滚滚而来,其实,自来水来之不易。它们可能取自几百米深的地下,或者引自几十公里、几百公里远的某条江河,某座水库,这些原水首先要在净水厂净化,去除铁质,去除细小的漂浮物,水生物,沉淀下杂质,用杀菌液体杀菌,经过检验符合人体饮用后才能出厂。合格的自来水经过蜘蛛网似的管道,用高压水泵加压,才能源源不断地送入居民家。大家看,每一滴自来水都要经过那么多的程序,你有理由浪费吗?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地意识淡薄,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现象比比皆是。而且人们普遍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人认为节约就是小气,以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该讲阔气,讲派头,讲排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长期形成的俭朴的作风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即使有的人想节约,但是碍于面子,也充当大款。节约为荣,浪费可耻变成了浪费为荣,节约为耻了。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的更加幸福,为了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为了我们的地球更加生机勃勃,我们对于资源的利用要做到:“取之有度”这样才能达到“用之不竭”。现在全社会倡导节约,我们不妨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远离白色污染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一种不利于公共的行为,都是***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也就是对自己有害。现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白色垃圾逐步增加,覆盖了无数森林草地,有一天,它可能覆盖整个地球。据调查,一家百货商场10分钟使用塑料约100个。由此推算,一个小时就会用600个,如果每天营业12小时,一共就要用7200个……8个塑料袋占地约1平方米,一个月就会覆盖27000平方米的土地,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或许,少一个商场甚至一个人使用塑料袋,我们这个地球就会美丽十分。文中提到:“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这种新型材料不可能完全被否定,但我们可以考虑回收利用,使用可溶再生的塑料,尽最大的可能减少白色污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势在必行,一分钟都不能耽搁了。现在我们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就是图自己一时方便吗?为了自己方便,就忍心破坏我们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伤害这个无私的地球母亲?我们怎么就不为未来想想。以后,白色污染真的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我们怎么办?我们应该怎么办?为了保障我们的安全健康,我们必须付出努力,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混入城市垃圾的塑料焚烧后,就会产生有害气体,危害人体健康;塑料中的增塑剂和添加剂渗入地下,就会导致水污染,饮用后对人体也极为不利。白色污染虽然恐怖,但只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就一定能解决。对国家而言,要依法管理,好在许多国家都成立了有关处理白色垃圾的条例,法律就像一把利剑,能给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织起一道保护网。但如果不加强管理,再锋利的宝剑也会变成废铁。对个人而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回收可再次使用的物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个地球将会无比美好,我们郑重承诺:善待地球,善待每一件事物,因为那也是在善待我们自己。节能减排从我做起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进入了千家万户。但随之而来的尾气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小的尾气污染。看着马路上汽车开过乌烟瘴气的。看着人们捂着鼻子,屏着呼吸,那种难受劲。看着地球的臭氧层渐渐受损,我真为地球担心。可还是有人依然开着车子奔驰在马路上。车上的人当然不知道尾气闻着多“好闻”,可车下的就难受了。所以,我建议人们多用公交车,虽说公交车也有尾气,可是它的容量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