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亳州旅游攻略.doc

格式:doc   大小:3,09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亳州旅游攻略.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9/16 文件大小:3.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亳州旅游攻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吃货的穿越之旅——亳州2日行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华药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3700多年前,商汤王建都于亳;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定谯(亳州)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城并称"五都";元末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帝,建立龙凤政权,定都亳州,因此亳州又被称为"三朝古都";悠久的历史,使亳州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其中包括史前文化、帝都文化、老庄文化、宗教文化、曹魏文化、中医药文化、古商贸文化、白酒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亳州人杰地灵,泱泱涡河水哺育了老子、庄子、张良、曹操、华佗、花木兰、陈抟等一百多位震古烁今、名扬四海的历史名人,交通也比较便利,京九线上的交通枢纽,大家乘坐火车就可以到达。下面就是我们的吃货2日游精品攻略:亳州城本身并不大,各个景点分布的也较近,所以2天的时间就足够啦。皖北城市的消费水平也不高,生活节奏很慢,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古老城市。亳州城没有青旅,但是有很多经济型的连锁快捷酒店,像如家、七天、格林豪泰等等,价格在100——200间,不过在9月9号亳州药交会的时候价格要飙升,所以大家最好避开这个时间段。除此之外也有4星5星的酒店,如果荷包宽裕的话也可以选择,像亳州宾馆是由亳州古井集团投资建造的,很有当地特色,高端大气上档次。亳州景点一定要看的有花戏楼(60元)、运兵道(50元)、南京巷钱庄(40元)、华祖庵(50元)、魏武祠(40元)、曹腾墓(20元)和亳州市博物馆(免费)。学生证、教师证半价,而且像五一、十一的时候貌似还有优惠活动,可以事先登录了解。或者到同程预订,有相关折扣。Day1:下面终于进入正题,因为是早晨到的,所以一下火车先来一碗热腾腾的“老热鸡丝拉面”暖暖肚子,这家面馆是亳州当地人极为推荐的,在火车站出站口就又分店,店面很小,但是味道一级赞呐!行程安排花戏楼——北关老街——南京巷钱庄——华祖庵——曹操运兵道——魏武广场花戏楼位于亳州城北关,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专供演戏的建筑,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康熙、乾隆百余年多次扩建,。因这里主奉关帝,又称“大关帝庙”;因戏楼遍布戏文,彩绘鲜丽,俗称花戏楼。花戏楼以其精湛的砖雕、木雕和绚丽的彩绘闻名于世,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人说到亳州不游花戏楼,就如到巴黎不到凯旋门,到纽约没看自由女神像,等于没领略一个城市的精、神、气,那实在是一件抱憾的事。从火车站打车到花戏楼大概15元左右,景区有电子讲解器和人工讲解,因为砖雕和木雕作品都是极具故事性的,所以建议听下讲解,会很有收获。花戏楼的出口粮坊会馆,节假日的时候有情景剧表演“梦回花戏楼”蛮有意思的。出了花戏楼,运气好的话可以遇到免费乘坐的观光车,游览亳州北关老城区,亳州自古就有“36条大街,72条古巷”,还有走八步就经过6条街的“八步六街”并且每条老街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看着这里的老街古巷,依然还留有明清盛世时的繁荣场景,还有这里附近居住的人民,也很淳朴好客。沿着老街走不久,就会迷路,但是不用担心走丢,这里的街道是四通八达哦。问下当地居民就能很快找到南京巷,到亳州明清时期的金融街去看看保留下来的老银行——南京巷钱庄。亳州自古为一大商埠,明清以来,金融业更趋繁荣。随着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商贾云集,商会林立。到清末民初,全城大小钱庄有42家,南京巷钱庄建于清道光年间,与清未平遥“日升昌”票号遥遥相望,为徽商所开,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存款、放款、货币兑换、发行与兑换钱票、银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亳州城内原有的钱庄旧址,绝大多数被拆除改建,仅有南京巷钱庄,保存较为完整,对外开放。走完迷宫一样的老街区,从亳州现存的老城门——北门口那里看到了亳州名人——华佗的雕塑,不过肚子已经开始闹起义,当地人推荐可以就近去新华路,也是亳州的老城区去吃小吃。在新华路中段,商之都旁边的炒米线和油酥烧饼,再加一瓶当地的酸奶,又美味又经济的搞定了午饭,沿着新华路往南走,也算饭后消食了,就到了华佗纪念馆,小城市的优势凸显了出来,景点走几步就到了。华祖庵是为了纪念著名的神医华佗而修建的庙祠,始建于唐宋年间,由庙祠、故居、古药园三个院落组成,2009年又增建了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庙祠外双狮雄踞,院内殿宇辉煌,肃穆庄严。神医塑像,热诚慈祥倔降飘逸,神采奕奕。穿过庙祠就是他的故居。元化草堂立于高台之上,内塑华佗铜著书像;东厢房名“益寿轩”,是当年华佗炮制和存放药材的地方;西厢房名“存珍斋”,为其当年的药房和看病的地方。整个院落回廊相接,松苍柏老,绿荫沉沉与庙祠相映生辉。绕过回廊,进入古药园,被垂柳吊槐覆盖下的药池,晶莹绿泛,至善水榭与曲桥玉立其间。药圃内满植芍药、牡丹、白菊、曼陀萝、等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