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好一朵美丽的杜鹃花-沧州人
1
汉口闹市六渡桥旁边有条幸福大街,幸福大街旁边,有一条小巷名叫荣华里。幸福大街是条刚刚翻新的柏油马路,宽敞,平坦,干净,马路两边,高楼鳞次栉比。但从幸福大街走进荣华里,那里面的风景与外面的风光就不尽相同了。
荣华里巷道狭窄幽暗,道路凹凸不平,房屋龇牙咧嘴。你进巷子30米往右拐,再斜进去20米,就可看见一栋民国初年时期砖木混建的二层楼房了。这栋房子又老又破,有一扇黑乎乎油光光的大木门,门的四角都磨圆了。大门两边的墙皮都已脱落殆尽,露出黑灰色的破破烂烂的砖块。推开大门就是堂屋,堂屋里头有架供人上上下下的木楼梯,楼梯木板乱糟糟的,抬脚踩上去颤颤巍巍的,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蛮有点嚇人。这幢二层小楼的使用面积加起来还不到200平米,居然挤挤插插地住进了14户人家。
一楼左边大房里住着房东王三爹和王三婆,王三爹是荣华里最有文化的人,他在铜人路那边开有一家诊所。紧挨着王三爹头顶楼上的那间大房,被王三爹将它隔成了两间小房,分别租给了两户人家。前头的一间面积有18平米,租给姓曾的厨师,他家人蛮多,拖儿带女七八口人。后头的一间面积不到10平米,租户姓吴,男将四十多岁,女将三十毛边。他们有个女儿,名叫山货。有人觉得挺奇怪的,就问老吴,为么事给小姑娘伢起这么个难听的名字呀?老吴用一口带着四川味的汉口话答道:“嗨!娃儿她妈下放农村那些年,秋天收洋芋时还挺着个大肚子出工,一不小心就把娃儿生在了山坡上,娃儿生下来时哇哇大哭。老乡们说,这个娃儿哭声响亮,皮肤黑红,扎实得很嘞。大家七嘴八舌地就跟她起了个名字叫山货,虽说不好听,但好养活撒!”
那时候,“文革”刚结束年把多,国家正处在百废待兴的困难时期。山货也才五六岁的样子,和隔壁曾厨师的孙女儿丫丫一般大,正处在无忧无虑的年龄。小伢们当然不会关心沉重的历史、社会的变迁。他们也不曾憧憬未来,只知道巷子里人多蛮好玩,快乐在他们瘦小的身体里成长,宛如这条吵吵闹闹住了二百五十多户人家的荣华里一样生机勃勃。这条破旧的小巷里人口密集,污水横流,你若漫步徜徉在幽暗曲折的小巷中,路边暗淡无光的旧屋里时不时会飞出吵架和砸东西的声音。但丫丫和山货这帮小伢们才不会在乎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他们成天在那条破旧的楼梯上跑上跑下,在巷子里快乐地追逐打闹,稚嫩的童音高声尖叫、此起彼落,营造出一派纯真天然的盛世嘉年华的气氛来。
小伢们在一起玩耍打闹时都喜欢自吹自擂。当别个姑娘伢说自己的双眼皮、高鼻梁么样么样好看、裙子么样么样漂亮的时候,山货没有花衣裳,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外貌,但她是个爱说爱笑不肯服输的孩子,于是就对巷子里的小伙伴说:“我的头发比你们的好,又黑又多!”一个小姑娘伢,若五官、肤色、身材都没什么可夸的,旁人就会夸她的头发好,即便头发黄也说好看,像洋娃娃。这是不会错的,也是好心的,虽说略微带点把虚伪的味道,但并不会伤害人。再说头发和身材肤色不一样,只要不太稀少,一般不在审美之列,如有争议,便立刻转到发型上,别人也不会揪住不放了。孩子们是完全可以自夸的,因为出生在这条巷子里的小伢们,活出来就不容易。山货夸自己的头发好,也是真的。她的头发黑油油的,又密又多,两支朝天辫蓬勃而旺盛,每天早上妈妈跟她梳头发时就总是抱怨道:
“你这个伢啊,脑壳不大,头发哪这多呢,太多了,抓都抓不过来,么样梳都梳不抻透!”
山货的继父名叫吴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