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摘要:当前,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资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清洁资源,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它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粗放式增长方式,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与理念,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在我国强化经济与环境相结合的同时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发展理论发展一、低碳经济的起源及发展“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总体目标是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同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该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9年末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与会各国虽然没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但却进一步掀起了各界对“低碳经济”的热议。二、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特征(一)低碳经济的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二)低碳经济的特征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一个国家博弈的结果,是一个政治化的科学问题;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低碳经济的经济性,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其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二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性,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不降低;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三是低碳经济的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低碳经济的构成要素第一,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低碳能源。低碳能源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清洁煤,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低碳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