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文档名称:

延平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364KB   页数: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延平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8 2019/11/5 文件大小:3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延平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延平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延平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八月目录前言 4一、基础与形势 4(一)“十二五”回顾 4(二)进展与问题 14(三)机遇与挑战 16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18(一)指导思想 18(二)基本原则 18(三)规划依据 19(四)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20(五)规划目标 21三、强化宏观调控,促进绿色发展 22(一)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 23(二)严格环境准入 23(三)优化能源结构 24(四)发展绿色产业 25(五)推行绿色金融政策 25(六)鼓励绿色消费 26四、实施三大计划,改善环境质量 26(一)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6(二)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35(三)深入推进土壤和重金属污染防治 39五、加强重点领域环境治理,深化治污减排 49(一)实施工业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 49(二)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 49(三)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49(三)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51六、强化风险管控,确保环境安全 57(一)完善环境风险管控机制 57(二)提升辐射环境监管水平 59(三)严格危险化学品管理及危险废物管理 59七、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构筑生态屏障 60(一)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网络体系 60(二)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监管水平 61(三)强化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生态修复 62(四)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63八、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63(一)全面推进监测能力建设 63(二)提升环境监测预警水平 64(三)提升环境执法监督水平 64(四)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 65(五)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65(六)加强机构人才支撑 66九、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环境现代治理体系 67(一)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67(二)完善环境法制体系 68(三)完善党政环境保护运行机制 68(四)创新环境监管机制 69(五)创新市场机制 70十、重大工程 70十一、实施保障 71(一)明确环境保护规划职责 71(二)构建任务分工协作机制 71(三)完善环保投入机制 71(四)建立规划实施考核制度 71(五)强化跟踪检查 72(六)落实环保法律、法规建设 72前言“十三五”时期,是福建省支持南平市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南平市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攻坚期。延平区作为福建南平地区主要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延平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日臻完善,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也日益凸现,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未来发展的瓶颈因素。延平区环保工作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及《南平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导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全面提升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力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努力打造绿色发展的典范,为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提供坚实的环境基础。一、基础与形势(一)“十二五”、13个镇和2个乡,共72个居委会,244个村。2015年末,,,%。,。:1。各街道和乡镇中,人口分布不均衡,其中四鹤街道、紫云街道的人口最多,%、%。延平区总户籍人口从2000年的494576人到2015年的503345人,呈增长趋势,‰。(1)主要经济指标延平区是南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目前已形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电线电缆、竹木加工、生物化工、汽车配件等特色主导产业和一批有较强带动力的优势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2015年延平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