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带传动实验实验目的了解带传动的基本原理,并观察与分析有关弹性滑动和打滑等重要物理现象。分析并验证预紧力对工作能力的影响。了解转速,转速差及扭距的测量原理与方法。绘制滑动曲线及效率曲线。实验设备微型带传动实验机。多功能微机测试仪。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和扭力杆(A)驱动主动轮,并经V型带使从动轮,扭力杆(B)及加载轮一起转动,调节铁芯中线圈输入电压的大小,即可改变铁芯作用于加载轮上的电磁吸力(见图2),从而实现改变V型带负载的目的。1—光电传感器;2—主动带轮;3—V带;4—移动支座;5—从动带轮;6—闪光灯;7、8—螺旋调整结构;9—紧定螺钉;10、11—信号盘(从动);12—加载盘;13—铁芯;14—光电传感器;15—滚珠导轨;16—固定支座;17、18—信号盘(主动);19—联轴节;20—微型电动机21---加载导向座22―防松螺母23-调节螺钉由于工作时主,从动轮的拉力不等(F1>F2),使运转过程中相对于带轮表面必然要产生一定的滑动,即弹性滑动,其滑动量的大小通常用弹性滑动系数(滑差率)表示。==当D=D时,=………(1)(其中=-)其中:D………主动轮直径D………从动轮直径………主动轮转速………从动轮转速………转速差显然,当预紧力F一定时,的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F与F之间的差值越大,则产生弹性滑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当胶带传递的拉力超过它所能传递的最大拉力,也就是超过临界点(A或B)时,胶带开始打滑,如图3不同的预紧力具有不同的弹性滑动曲线,主动轮上扭距F与有效圆周力F存在以下关系F=2F/D………(2)在实验中求出不同负载情况下所对应的F和%可绘制弹性滑动曲线(F―%);又,带传动效率………(3)根据(2)(3)可分解算出对应的F和ji即可绘制效率曲线(F―)=,接通测试仪电源,根据预紧力的大小,选用对应的E键,,试验机立即运转,待运转平衡后(约3分钟)再进行下面操作。,测显并保存原始数据,这一过程完成后,单位指示器V亮。此步骤可以重复几次,直到测显数值稳定时为止。,顺时针旋至调压电位器,仪器自动循环连续测显加载电压,加载电压每次的调整量可根据预紧力情况参考附表1选取。,按D键进行实测数据,每按D键一次,能分时测显五个参数(,,,F,F).。按E键→旋转调压电位器→按D键重复以上动作,加载测显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