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抑郁症38例.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抑郁症38例.doc

上传人:jiqingyong12 2019/11/1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抑郁症38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抑郁症38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导读::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抑郁症38例,药学论文。论文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抑郁症38例抑郁症多归属于中医学“郁症”范畴,其病机改变以肝气郁滞为主,舒畅气机是治郁的基本大法。采用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味,治疗抑郁症38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其中男12例,女36例,年龄25-62岁,30-45岁占90%,病程4个月至15年,38例中有8例经服西药效果不佳而转用中药治疗,30例为单纯服用中药,MD-Ⅲ诊断标准诊断,中医以脏腑辨证为主,进行辨证分型。治疗方法以口服为主,每日一剂两次分服,每剂药共煎煮两次,每次约200ml,40-60剂为一疗程,38例在治疗前进行抑郁量表(HAMD)测量,均在17分以上,其中17-19分6例,20-25分30例,27分2例,并按常规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肝功等检查。治疗前及治疗中按中医常规进行四诊,结果舌苔薄白者10例,舌苔白腻18例,白腻略黄苔10例,脉象见弦脉8例,弦滑脉16例,弦数脉8例,弦涩脉6例。基本方药组成柴胡12g枳壳12g川芎12g白芍12g当归12g香附15g陈皮15g炙甘草6g 辨证分型其中肝郁气滞22例药学论文,肝郁脾虚8例,气滞血瘀8例 :情绪不稳,时高时低,焦虑不安,头胀,头痛,坐卧不宁,夜不能寐,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易怒心烦,二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弦。兼症、胃脘不适,胸胁胀痛,食少纳呆,女子可见月经不调、痛经或闭经、舌脉、舌红苔白厚腻、或黄苔少津、脉弦或弦数。治法:理气解郁。方药:柴胡疏肝散,若女子月经不调者,可配合郁金、益母草;头痛头晕加石决明、磁石、珍珠母。肝郁脾虚主症:情绪抑郁,多愁善感,少寐多梦,食欲下降,神疲乏力,胁肋胀痛,时有太息,腹胀。兼症:胸闷,腹痛,痛泻,便溏,妇女痛经,闭经或月经先后无定期。舌脉:舌质淡红或淡白。脉细或沉细。治法:健脾益气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黄芪12g,党参10g,白术12g,酸枣仁10g,远志10g,大枣6枚。气滞血瘀主症: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少寐多梦,头痛,头晕,身体某部位有发热或麻痛感。兼症:女性伴闭经或月经后期,经色暗紫或有血块。舌脉:舌暗或有瘀点,苔白腻论文开题报告。脉弦涩。治法:理气化瘀。方药:柴胡疏肝散加桃仁15g,红花15g,赤芍15g,丹参15g。 : 疗效标准按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1958年制定的标准分级评定疗效,共分四级,即治愈、显效、好转、无效。38例中治愈27例(71%),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3例(%)。疗效与辩证分型其中对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疗效最佳,治愈20例,好转4例。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治愈5例,显效2例,好转1例,气滞血瘀型疗效一般,显效1例,好转2例,无效3例。 4讨论: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该病目前主要采用心理疏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