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机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德国慕尼黑机场的景观规划作为城市的第一道风景,机场及周边地区的景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2008年北京将办奥运会,届时,首都机场将是国内外客人的第一站,也将是北京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因此机场景观的打造成为北京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在景观建设方面,德国慕尼黑机场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规划阶段,慕尼黑机场就将景观设计作为最优先考虑的因素,而且在景观理念上更强调景观的生态层面,而非美学层面。在这种规划思想下,机场及其所在的沼泽区域实现了和谐统一,达到了以下基本目标:*建成一个独立的、内部稳定的“机场”景观部分,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区域1);*创建一个过渡区域,作为机场用地和周边农用土地之间的缓冲区(区域2);*在更大范围内的机场附近区域开发、创建及固定景观元素,这些区域能够作为一种中长期补偿措施(区域3)。慕尼黑机场占地1500公顷,%。约三分之一的机场面积为封闭跑道、停机坪、道路和停车区。机场用地:区域1三分之二以上(约1100公顷)的机场用地为绿地,这些绿色地带位置不同,功能也不同。特别是在飞行操作区,绿地有特殊规格。为了确保飞鸟不对飞行构成威胁,跑道附近区域的草坪比较稀疏,以减少对它们的吸引力。机场主路沿线的成排树木起到飞机定位和航路指引的辅助功能。停车场周围种植的本地落叶树林,夏天不仅能遮荫,景色也很美。在为建筑物附近区域选择树木、灌木以及其他绿色植物时,强调总体印象。机场用地:区域2这是机场用地与乡村开阔地之间的过渡区域,它被开发成一个生态缓冲区,在机场周界与邻近的农用土地之间,形成一个有多种动植物物种的地带。机场边界地区采用了以下规划原则:*运用开放和封闭的栽种方法,创建绿色元素,作为生态缓冲区,以保护和补充多元化的景观结构;*强调机场现有的树林边界,并在新开凿的小溪汇合处种植植物,更好地保护农业用地,减少风蚀和气流。另外,为了降低鸟类撞击飞机的危险,限制了某些能够吸引鸟类的灌木和树木的数量。生态补偿区域:区域3生态补偿区域涉及5000公顷土地,主要是由于机场建设,周围的沼泽地和湿地被分割。补偿措施旨在通过绿色通道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