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整体功能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正视、思考和协调解决的问题,如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农民进城与城镇就业容量问题;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支撑与制约问题;城镇发展的资金问题,城镇产业种类转型与现实发展模式问题,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可行的城乡规划等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种速度在国际上是空前的。在2012年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温家宝部署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部分地区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大肆追求土地增值的收益,进一步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的行为。失地农民增多和一些地方后续社会保障跟不上,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另一方面,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制度仍未建立,导致“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2001~%,但人口增长只有30%。一些地方城镇化推进的方式,基本上还是要“地”不要“人”,把农村的地圈进来了,但是把农民挡在城门之外,存在“土地城镇化”的现象。这种城镇化现象的背后是城市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以及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若按此模式继续推进城镇化,失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大量增加,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农村人口的减少慢于农村耕地的减少,不仅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势必进一步加剧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从人口的构成情况看,可以说我国的城镇化人口质量还不高,,统计在城镇人口中,但事实上他们还属于农业户籍人口,这样的人主要是农民工,。他们实际上是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没有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权益。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仍处在很不稳定的状态,若不能融入到城市中,这将会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二)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问题。一些城市布局结构不合理,相邻城市之间发展不够协调,不利于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还有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人口、经济、城区面积等指标,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部分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规划和管理脱节,市政工程缺乏统筹规划和建设,综合管理能力滞后,影响城市运行效率,一些城市“城中村”和“城市贫民区”问题比较突出。(三)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数已超过1亿人,但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很强,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的问题也很突出,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纳入保障范围的工作刚刚起步,养老保险尚未纳入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围。很多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