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解决措施姓名:***【摘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校校园文化是中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提出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来论证。【关键字】: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现状解决措施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校园文化背景。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少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而且要看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要看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建设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建设是现代化事业的决定因素。而高校校园是培养人才的专业机构,并且多是高素质的人才。可以说高校校园能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否培育出四有的高素质人才,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否取得巨大成效的决定因素,也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缺失。1、过分强调教学工作而忽视文化建设。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许多人认为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志,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教学工作。的确,教学质量是反映学校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但用教学工作代替一切的做法是不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是一种短视行为,混淆了教学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关系,其结果只能是向社会输出素质结构存在缺陷、缺乏健全人格的“畸形”人才,反过来也影响着学校自身的社会形象。2、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一些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抓精神文化建设时,片面地强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而不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去诱导学生,没有把制度管理提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导致管理工作只能是管得了当面,管不了背后,学生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反而对执行制度抵制、反感甚至阳奉阴违。3、注重校内活动而忽视社会实践。一些学校校内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搞得风风火火,可在社会实践环节上却出现了“一头轻”的问题,不能把握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间的内在联系。还有人担心学生禁不住社会上出现的以金钱名利为转移的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袭,就人为地制造“教育真空”。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一)、校园文化中的一些不良现象。1、平时的轻松,考试时的紧张——成绩作为积分体制中最重要的元素,使得曾经风靡校园的“59分自费、61分浪费”的口号悄然无声,取而代之的是对高分的狂热追求。但大多数同学在平常不付出太多努力,仅愿在最后一个月中打拼。而在最后一个月中突击学到的一点点死记硬背的知识,没有注重充分的理解与吸收,仅仅是根据老师提出的重点来临时存储一些东西,考完试以后大多就都忘记了。以至于大学四年下来,我们扪心自问,自己学到了些什么,感觉脑袋里空空的。2、手机的拥有率随着年级逐增——拥有手机本是无可厚非的,手机作为通讯工具,是大学生进行正常活动的必备工具。但是一方面一些同学将手机作为了上课时玩耍的工具,作为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