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关于猪八戒.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猪八戒.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12/3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猪八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摘要(1)关键词(1)一、猪八戒的性格特征(1)(一)猪八戒的不足(1)1、贪吃贪睡(1)2、贪财好色(2)3、爱打小报告(3)4、蠢笨、爱卖弄(4)(二)猪八戒的闪光点(4)1、精明(4)2、勤快(5)3、勇敢(5)二、猪八戒性格的成因(5)(一)社会原因(5)(二)个人原因(5)1、人生际遇(6)2、自然属性(6)三、猪八戒形象反映的时代特征及作者思想…………………………………7—8结语(9)参考文献(10)1浅析《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摘要:猪八戒是一个充满缺点的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是《西游记》中最现实的人,他的某些行为也是现实中人的行为,作者吴承恩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来达到讽喻现实的目的,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更多作者的思想。关键词:猪八戒性格思想作为一部神魔小说,《西游记》不同于直接描写现实的作品,在这部书中作者借神魔之事影射现实,神魔的行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这种意义突出的表现在猪八戒的身上,他的贪念、好色等行为从本质上说都是人的本性,而他所生活的世界也只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人的世界。但是他的性格里也有勤劳、勇敢等优点,在这种性格的影响下,猪八戒表现出了与其他三人不同的行为特征,吴承恩也正是通过这种行为特征来寄托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的批判的。一、猪八戒的性格特征(一)猪八戒的不足1、贪吃贪睡贪吃、贪睡是猪的本性,作者在书中对他的这一本性进行了夸张而且是不厌其烦的描写。猪八戒的贪吃在《西游记》中可是非常有名的。在高老庄时,高老介绍他是“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够”[1](P143)。在陈家庄时,不等唐僧念完一卷《启斋经》他已吃了五六碗米饭了,而后又不论米饭面饭都往肚子里添,却还只叫添饭。黄风岭上,他把人家一家子的饭都吃得罄尽却还说只吃得半饱,而唐僧和孙悟空都吃不了两碗饭。有时,猪八戒为了多吃两顿饱饭而不愿西去,惹得唐僧生气也不再袒护他。比如在青龙山时,他们帮助当地百姓除去犀牛怪后,百姓为感谢他们请他们都各家吃饭,唐僧怕耽误时间而要快点上路,而八戒却为了美食不愿上路,直到唐僧说要孙悟空拿金箍棒打他时才肯起身,一路上还在絮絮叨叨的。在快到灵山时,他因留恋寇员外家的斋饭,而对师父说出大不敬的话,是师父“放了这等现成的好斋饭不吃,却往人家化募!前头有你甚老爷、老娘家哩”[1](P810),气得唐僧骂他,悟空打他。有的时候他还因为贪吃上当受骗。白骨精变为一女子并且说要斋饭给和尚,八戒一听有饭吃,就不顾真假的向师傅报告,险些害了唐僧,在看到那些饭食的真面目后却说是孙悟空变来骗师傅的,害的悟空被师父惩罚。朱紫国时为了让八戒上街去买盐、油等物,孙悟空就骗他说街上有点心、烧饼等好东西并且还要请他吃,八戒一听有好吃的就高高兴兴的去了,但最后却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又被大师兄戏弄了。隐雾山中重重的妖雾被悟空说成是蒸米饭和白面馍馍的蒸笼之气,听到这些八戒救馋心大动编了些瞎话骗过师父,就想要去吃个够,却被妖精捉住差点被蒸熟。有时还因为他的贪吃闯出大祸。在五庄观,他无意听到了两个童子在讨论人参果便撺掇孙悟空去偷,吃的时候他太着急了没尝出味道就絮絮叨叨的要大师兄再去偷几个,结果被童子听到闯出大祸,害得大家被童子骂,又差点被镇元子下油锅。但是,作者在描写猪八戒贪吃的情节时难免会有重复,李贽认为是“凡形容八戒饮食处,都俗且重复可厌”[2](P632),但是当我们读到这些文字时,只是觉得好笑却不会有厌烦的感觉。贪睡是猪八戒懒惰性格的一个主要特征,而且,他的睡是不分时间地点的。路过黑松林时,因唐僧在白骨精事件中把孙悟空赶跑了所以这取水化斋的重任就落在了猪八戒的身上,但是他找不到人家化缘偏在这时瞌睡又上来了,于是他就把头拱在草科子里睡着了,师傅苦等他不回便着沙僧来寻,唐僧身边也就没人保护,妖精趁机将唐僧掳走。路过平顶山时,因有神仙告知这山上有妖怪,为了摸清妖怪的底细,孙悟空让八戒去巡山,他很不情愿一路走一路骂还在山上睡大觉,又怕师傅问起不好交代就对着大石头编瞎话,但这一切都被偷偷跟着的悟空看到了,回去挨了一顿骂,又去巡山时被妖精给捉住了。八戒有时还不顾场合只想自己,丢下“战友”跑到一边睡觉。在大战黄袍怪时,八戒见打不过便说了一句“出恭”,便抛下沙僧,也不顾蒿草荆棘也不管受伤与否一下子睡倒在草里再也不敢出来了,把沙僧、小白龙、师傅抛在脑后。还有在大战红孩儿时,他惧怕红孩儿的三昧真火,丢下正在交战的悟空独自逃走拱了一个窝在里面睡大觉。在大战时尚且如此更何况平时呢?2、贪财好色财色为佛家大忌,八戒在入佛门前贪钱好色尚可原谅,但在出家之后还是这样就说不过去了,正所谓“食色,性也”,猪八戒的好色是他的本性是不可能戒除的,所以作者在创作时,尽情的描写了猪八戒对美色的执着。田同旭认为作者“是把猪八戒作为理学压迫下得凡夫俗子进行塑造的,更多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