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展望未来教室未来学校未来教师未来教育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展望——未来教室、未来学校、未来教师、未来教育日期:2011年10月31日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宗凯【编辑:yangguangtop】一、机遇与挑战地平线报告是美国新媒体联盟组织每年发布的关于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应用情况的一个报告,其内容主要通过网络工作的方式由相关教育学家、信息技术学家等提炼出来,从2002年开始,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每年都会对可能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的信息技术进行预测、分析,特别是2009年至2011年,地平线报告每年都对短期(1年)、中期(2~3年)、长期(4~5年)得到应用的技术设备及相关技术应用深度进行了科学定位。在2011年的地平线报告中提到,在1年内将采用的技术有电子书和移动终端;在未来2到3年内,增强现实技术并且开展游戏化学习;在未来4到5年内,基于手势的计算和学习分析技术将得到应用。可见,技术对改变教育、促进教育发展显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2010年正式发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内容涉及学习方式变革、评估方式变革、教学方式变革、基础设施升级和应用系统重构,标志着在发达国家信息化对教育的作用已经从应用阶段进入变革阶段,意味着信息技术不只是工具,且信息化也不再仅仅停留在建设阶段。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程平台,免费共享33个学科门类的超过2000门课程(其中超过900门已汉化)。美国总统奥巴马早在2009年就说:“到2020年,美国将重新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毕业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又如MIT的TEAL(TechnologyEnabledActiveLearning)计划的目标就是实现彼此合作、高度互动,随之产生环境的大变革:教室就是实验室,网络教学系统、3D立体视觉仿真图形、实验动态仿真、桌上型实验设施、个人实时回馈系统等融合于教学之中。在终端设备方面,2009年美国加州开始普及中小学电子课本,2010年iPad的成功推广引发美国电子课本普及狂潮。 2007年英国98%的中学和100%的小学拥有互动电子白板,英国开放大学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网上大学,累计培养学生超过300万人。英国高校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2010-2012年发展战略的相关规划主要包含E-learning文化、研究环境、人员素质、共享服务、云计算和改变评估等内容。印度早在2004年就发射世界首枚专用教育卫星,为偏远地区提供远程教育服务。日本文部省于2010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指南》中规定未来5到10年实现以下内容:信息化的进展和学校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教育的学习与指导,使用ICT的思考方法,信息教育体系的推进与构建,德育与学校、家庭的区域合作,推进学校行政信息化,提高教师使用ICT的指导能力,整治学校ICT环境,特殊教育信息化,教育委员会、学校的信息化体制。韩国教育信息化系列规划包括:教育网络工程、高校网络学习支持中心建设工程、学术研究数字化工程和国家教育信息系统。韩国政府近日还宣布将于2015年在全国中小学淘汰纸质课本,全部用电子课本替换;以平板电脑为主要形式的电子课本阅读器和个人学习终端将成为未来韩国中小学生的制式装备。 IT企业也在积极参与信息化的变革。在我国,教育部—微软(中国)创新学校的确定的终极目标是“教”与“学”能获得改变,提供有效率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