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民间各种禁忌.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间各种禁忌.doc

上传人:875845154 2016/2/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间各种禁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过去,乡民的禁忌很多,这些禁忌,用现在的眼光看,有的属于迷信,有的则是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有的类似于道德规范和礼节,有的则是属于崇拜和纪念。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行业禁忌和生活禁忌。(一)、行业禁忌1、煤窑不准打口哨,煤只能用铣铲,不许用镢创。2、商人不许打蚰蜒(当地方言称“木扫扫”)3、医生初一、十五不扎针。4、理发业农历七月十三不营业(据说此日是剃头祖师罗真人的生日,理发者停业以祭祀)。5、砖瓦窑不许说“红”字。旧时砖瓦窑烧制出来的砖瓦都是青砖青瓦,谁要是烧红了,就难以卖出。6、船夫不打老鼠。唱戏的坐船不收钱。传说过去,一唱戏班子坐船去某地,行至江中,实然发现船帮漏水,船主当时手无木料修补,唱戏的便立即拆开“牙子”(一种用高质量木板制成的打击乐器,亦称“拍板”)帮船主钉住漏洞,避免了事故。船主为了答谢唱戏的补船之恩,决定不收渡费,以后便相沿成俗。7、食品行业煮饺子、元宵等食品,破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8、木匠尺和尺不能叠在一起比试,意为木匠不能比“吃”(“吃”、“尺”同音)。(二)、生活禁忌1、杨公忌日全年共十三个,七月两个,其余每月一个。从农历正月十三日算起,往后每月向前推两天,即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腊月十九。逢忌日,不事嫁娶,不动土木,不走亲友。目前,民间对这些忌日是否都记得那么准确,倒也未必,但对于正月十三这个忌日,却还执行得此较认真,象正月开始的建房、给新嫁出去的女儿送节,无论如何都要避开这一天。杨公忌日,是为纪念北宋名将杨继业出师失利而专设的忌日。日期排列虽有些机械,但便于记忆和推算,具有实用性,故能流传至今。韩城在北宋时,同杨继业镇守的晋北一样,同为抗辽前方。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使百性对抗敌英雄倍加关切和敬仰。加之韩城与晋地仅一河之隔,当地居民又多由晋地迁来,晋文化的影响更加深了百姓对杨家将的怀念,特别是在韩城陷于辽、金、元的统治之后,这种怀念便通过“杨公忌日”而演变成为一种卧薪尝胆不忘国耻的精神支柱,这就是虽历近千年,韩城民众仍不忘杨公忌日的主要原因。在韩城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能年年月月对一位英雄进行心祭,唯此一例。这不能不说是韩城民俗的又一重要特色。2、其他禁忌(1)六月、腊月不动土,不搬家。(2)初一、十五不看望病人,下午不看望病人。(3)正月初五不走外婆家。(4)妇女生孩子后第四天、第六天不去看望。注:旧时医学不发达,初生婴儿易染四六风,故乡人忌四六以避嫌疑。(5)妇女熬娘家或走其他亲戚,过节前必须回家。(6)嫁出去的女儿不许在娘家生孩子。(7)新媳妇下轿(车)时,四种人应当回避。A、孕妇;B、寡妇;C、新婚不过百天的男女;D、服丧不过百天的男女。(8)麦场上不能在碌碡上坐,簸箕不能朝天。(9)借药锅不能送,要请人家来取。(10)不许头戴孝布进别人家门。(11)丧仪和上坟后的蒸食,回家进大门前必须掰破。(12)丧事后头一年春节不许贴红春联。(13)客人走后不许扫地。(14)客人吃饭时不许刮锅。(15)逢宴请,父子不同席,师徒不同席。(16)年龄不过12岁的儿童,其衣服不许搭晾在露天过夜。(17)盖房禁忌:①院子不正不能盖房。②不能颠梁、倒柱、交间椽。注:此指盖木房。以木作梁,必须大头朝外,有向内“发”之意;以木作柱,必须大头在下,有向上“发”之意;以木作椽,两头必须在上下檩条的同一位置,不能上头在这间,下头又在另一间。“大口”对“小口”。注:“大口”指门,“小口”指窗。如盖东房,必须与西房门对门,窗对窗。倘门与窗相对,则被称为“大口吃小口”,为建房之大忌。、柳木不上房。在乡民的观念中,“槐”字有“鬼”,“柳木”容易成精,即人常说的“柳树精”。房上若有“鬼”或“柳树精”,家中便不会安宁,故盖房忌用槐、柳。实际情况是,槐木生长期长,旧时为不可多得的硬木料,多用来制作器具,故有“寸槐,不可烧柴”之谚。用其作房木,似有大材小用之嫌。柳木恰好相反,为速生树种,属软木料,不结实,又易生虫,故亦不用其作房木。为了让人们记住这些常识,古人便将其以禁忌的形式流传下来。:“东高不算高,西高压断腰”。意思是如果东、西两家房子并列,东边的房脊比西边的高出一点还有情可原,若西边的房脊高出东边的房脊,则认为是欺人。。、门房间数必须是三、五等单数,不能为二、四等双数。预兆过去,由于迷信心理的驱使,人们把一些意外或非常的现象,均认为含有预兆。这种预兆,至今还在民间流传。如:(一)有人突然打喷嚏,便认为是谁在念叨自己。(二)有人感觉耳朵发烧,便认为是有人在骂自己。(三)喜鹊在自家房上叫,表示要来客人。(四)过去晚上点灯使用青油灯(青油即食油,在灯碗中添上食油,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