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夫教货和007年12”号上“刊困呀奋翻密娜在救赎到来之前—读《罪与罚》徐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科基地04级,江苏南京210046)摘要:陀思妥那夫斯基是西方深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救赎情怀,试图以爱来化解仇恨,以爱来拯救人类社会的悲惨世界。本文从哲学的角度指出,·这样一种理念实际上是一种历史主义,不但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式的理想,而且会带来新的奴役。关键词:,也没有人能够不为基督教在苦难中实现爱的高尚,如果这个世界人人都是基督徒,那么一切苦难都会在爱中升华为对上帝的热望,但这不可能,就好像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得更美丽一样,这都是无法实现的遥远乌托邦。波普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驳斥了有关历史主义的未来设计,他认为历史主义缺乏具体的目标,可操作的实现手段,所以是不可能实现的。川在波普的理论中,历史主义的代表是黑格尔,马克思,他并且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最精致,最复杂的历史主义来反驳。但他却忽视了另一种形式的历史主义,即基督教的道德理想。当然基督教的历史主义隐藏在上帝与天国的面纱之下,隐藏在圣徒们自我牺牲的鲜血之中,但它毕竟是一种历史主义。它的最大特征就是为了终极的圆满而忍受暂时的苦痛,为了天国的快乐而忍受现世的苦难,为了遵守与神的信约而忍受他人背弃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基督教说,耶稣会重临世间,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来,就好像夜半的贼一般。[z]末日审判终究会到来,那时;一切忍受与对苦难的承担就有了意义。我必须忍受他人的背叛,因为当上帝来临时,因为我始终保有爱,而信守了与他的契约,所以我就有福了。我们可以看到,一切形式的历史主义中,时间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未来的终极时间,而牺牲当下,当然对于基督教徒来说,信仰使苦难的当下具有了意义。但对不信仰基督的人来说,他们这种态度确实助长了当下的恶。黑格尔主义以压制异议,集权,[3]而基督教以忍受和爱。而当恶横行的时候,爱便也成了一种暴行,因为爱也许能感化一部分人,拉斯科里尼科夫?但对世界上大部分的恶行是无能为力的,因为绝大部分人不会饭依基督,借用基督教一位当代护教大师的话,因为大部分人不会成为真正的人。[4]基督教在历史上的胜利是基督教会的胜利,而教会总是政治性的,是一个政治组织的胜利,并不是基督的胜利,在教会中有多少人能真正信仰基督呢?但是基督教说基督总会来临,而我要说,只要基督还没来,那怕一秒钟之后他就要来,那么在一秒之前,这种苦难中的爱就是奴役的帮凶,那怕只做了一秒的帮凶。2反理性的理性你永远不能够反对理性,因为一切反对理性的话语都是符合理性的,如果你反对理性,你怎么能够表达你的观点,舍斯托夫说他要离开黑格尔,走向约伯的上帝。[5〕他要以头撞墙,走向疯狂的信仰。疯狂,信仰基督的比喻是其行文的一大特色。不过果戈理的比喻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比喻而是独辟蹊径,在描写过程中常常抛开本体而将喻体加以发挥从而追求另类的叙述效果。《死农奴》中奇奇科夫到达科罗博奇卡家的时候欣赏到一出特殊的音乐盛会,作家在这里别出心裁地将狗吠描写得异常精彩:“这当儿那些狗用各种嗓门高叫着:一条高高仰着头,声音拉得那么长,叫得那么卖力气,好像它领了多高的薪金似的,··?当演唱会进行到高潮时,男高音们都跷着脚头向后仰着,全身向高处窜着,努力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