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优秀精品课件文档资料
必修与选修的整合——以世界近代史为主东城教师研修中心石蔷
:各大知识板块分数比较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中国古代史
26
24
24
28
26
28
中国近现史
40
42
36
36
39
36
世界近代史
34
34
40
36
34
32
世界古代史 4
:必修 84
选修 16(15、20、37③)
2010年文综历史试题结构
1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主题三茶叶与美国革命
1773年,英国颁布法令,……,并明令禁止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贩卖茶叶。殖民地人民认为自由比喝便宜茶更重要。各殖民地纷纷召集会议,抵制英国的法令。1773年12月,……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茶叶成为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矛盾焦点的原因及影响。(8分)
对必修与选修整合的思考
政治文明
经济成长
文化发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重要历史人物评说
通史框架的建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
推动社会发展的多种途径、(改革、革命)
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
重要历史人物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贡献
建构联系
必修与选修整合
一、建构通史框架(时间、空间)
1、基本线索的梳理与阶段特征的把握
例1:古代商业(必修之间的整合)
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例2: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进程(必修1与选修1)
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
例3: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必修之间的整合)
2、不同地区文明进程的共性与特性
例1: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必修1与选修2、4)
英、美、法、德
例2:亚洲民族国家向近代化迈进(选修1、4)
土耳其(凯末尔)、印度的(甘地)、日本、中国(孙中山)
例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①特点
,后以海路贸易为主。汉代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对外陆路贸易开始发展;唐朝时,海、陆并重;宋元时期,海路贸易日渐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
。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外传。
。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二、重点内容的适度扩展
②海上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
,阻断了陆路交通。
,南方经济地位提高。
,并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
,而瓷器易碎,不适合陆上长途运输。
例2:辛亥革命
【考试说明】
(4)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与反专制斗争△
选修4:
第10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建立民国
逾挫逾勇
必修3:
第23课孙中山和他的
民主追求
“知难行易”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必修1:
第16课辛亥革命
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武昌首义
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选修2:
第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
改良与革命的论战
《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
帝制终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不幸言中
革命尚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