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生效日期:有效期:目录1、术语和缩略语 12、基本规定 23、加油设施及工艺 、油罐 、加油机 、工艺管道系统 124、操作规程控制指标 、加油操作 、储油罐液位高度测量操作 、油罐车液面高度测量操作 、储油罐罐底水高测量操作 、油品温度测量操作 、油品密度测量操作 、卸油操作 17 :具有储油设施,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注汽油、柴油等车用燃油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站房:用于加油加气站管理、经营和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建筑物。加油作业区:加油加气站内布置油卸车设施、储油设施、加油机、可燃液体罐车卸车停车位、等设备的区域。该区域的边界线为设备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加3m,对柴油设备为设备外缘加3m。辅助服务区:加油站用地红线范围内加油加气作业区以外的区域。安全拉断阀: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自动断开,断开后的两节均具有自密封功能的装置。该装置安装在加油机的软管上,是防止软管被拉断而发生泄漏事故的专用保护装置。管道组成件:用于连接或装配管道的元件(包括管子、管件、间门、法兰、垫片、紧固件、接头、耐压软管、过滤器、阻火器等)。工艺设备:设置在加油加气站内的卸油车接口、油罐、加油机、加气机、等设备的统称。卸车点:接卸汽车罐车所载油品的固定地点。埋地油罐:罐顶低于周围4m范围内的地面,并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方式埋设在地下的卧式油品储罐。加油岛: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汽油设备:为机动车加注汽油而设置的汽油罐(含其通气管)、汽油加油机等固定设备。柴油设备:为机动车加注柴油而设置的柴油罐(含其通气管)、柴油加油机等固定设备。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将油罐车向汽油罐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油罐车内的系统。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将给汽油车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埋地汽油罐的系统。,站内可设置柴油尾气处理液加注设施。向加油站供油,可采取罐车运输的方式。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2-0的规定。表2-0加油站的等级划分级别油罐容积(m3)总容积单罐容积一级150<V≤210≤50二级90<V≤150≤50三级V≤90汽油罐≤30,柴油罐≤50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本)》,该站油罐总容积为XXm3,属于XX级加油站详见表2-1。表2-1加油站油罐容积一览表油品单罐容积容积(m3)数量总容积(m3)汽油柴油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本)》的要求,站内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详见表2-2和表2-3。表2-2站内汽油设施与站外建(购)筑物的安全距离(m)方位项目油罐(三级站,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通气管管口(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加油机(有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标准要求实测距离标准要求实测距离标准要求实测距离东南西北 表2-3站内柴油设施与站外建(购)筑物的安全距离(m)方位项目油罐(三级站)通气管管口加油机标准要求实测距离标准要求实测距离标准要求实测距离东南西北站内布置主要为加油区、油罐区、站房。加油站车辆出入口分开设置,在站区北侧和南侧分别设置入口和出口,与省道S201和迎下线直接连接。站内单车道宽6m,转弯半径12m,停车位为平坡,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坡向站外,加油加气作业区内的停车位和道路路面采用水泥路面。加油加气作业区与辅助服务区之间应有界线标识。加油加气作业区内,不得有"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加油站的变配电间或室外变压器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之外,且与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变配电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等洞口。加油站内的爆炸危险区域,不应超出站区围墙和可用地界线。加油站的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面向车辆人口和出口道路的一侧可设非实体围墙或不设围墙。加油站内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详见表2-4。设备名称汽油罐通气管管口油品卸车点汽油加油机/--------------------------------------------------柴油加油机--------------油品卸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