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血府逐淤汤治疗脑梗塞100例-.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血府逐淤汤治疗脑梗塞100例-.doc

上传人:zbptpek785 2020/3/14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血府逐淤汤治疗脑梗塞100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血府逐淤汤治疗脑梗塞100例【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淤汤治疗脑梗塞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89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89例。治疗组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血府逐淤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P<);%,%,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P<)。结论:血府逐淤汤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应用。【关键词】血府逐淤汤;脑梗塞;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219-01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当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出现血管内膜损伤而造成动脉管腔变狭窄,形成局部血栓,导致动脉狭窄加重,严重者完全闭塞,进而使脑组织缺氧、缺血以及坏死等,引起患者神经功能出现障碍。我国医学将脑梗塞称为中风,主要是由于“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造成的[1]。该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的话,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189例脑梗塞患者,其中100例患者采取血府逐淤汤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共有189例,其中男112例,女77例;年龄35~79岁,平均(±)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个月;189例患者经过头颅CT确诊,符合脑梗塞的临床症状;梗死部位:基底节区58例,小脑7例,脑隙性75例,内囊区38例,多发性11例;轻度82例,中度75例,重度32例;排除心、肝、肾等脏器官严重病变的患者,所纳入的病例标准均符合中医脑梗塞病的诊断。将18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8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具有可比性。 :本组患者89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对于重度脑梗塞患者,给予给予患者20%甘露醇150ml,静脉滴注,每天3次;5%葡萄糖溶液ml,脑蛋白水解物6勺m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每天1次,每次120mg。疗程为8周。 :本组患者10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淤汤进行治疗。血府逐淤汤的主要组成为:柴胡6g,当归10g,牛膝8g,生地15g,川穹5g,桃仁12g,桔梗5g,红花9g,枳壳12g,赤芍8g,甘草10g[2]。水煎,每天1剂,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8周。脑水肿患者加牵牛子15g,泽泻10g,白茅根20g;高血压患者加生龙牡20g,夏枯草20g,车前子10g;脉弦数、舌红苔黄患者加川军15g,知母12g,天麻12g;痉挛抽搐患者加川断20g,桑寄生15g,陈皮12g,焦三仙20g;心气不足患者加黄芪10g,人参8g,麦冬15g;心烦易怒患者加山茱萸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