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屮华书局,1979年。于省吾:《寿具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唐兰:《殷虚文字二记》张政垠:《释它示——论卜辞屮没有蚕神》胡厚宣:《说》张颔:《侯马盟书丛考续》高明:《侯马载书盟主考》朱徳熙:《战国羽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裘锡圭:《说“弓弓”》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数词量词初探》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屮的省声》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匹考释》张振林:《屮山靖王鸟篆壶铭Z韵读》姚孝遂:《契文考释辨证举例》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舔》徐锡台:《探讨周原甲骨文屮有关周初的历法问题》张政煨:《屮山王壶及鼎铭考释》(与姚文合于一处)张政娘:《屮山国胤嗣壶释文》赵诚:《〈屮山壶〉〈屮山鼎〉铭文试释》孙稚雏:《屮山王鼎、壶的年代史实及其意义》于豪亮:《为什么随具出土曾侯墓?》林fc:《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姚孝遂:《商代的俘虏》李家浩:《释“弁”》岛邦男:《滞祀》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旧藏甲骨的新刊二书》肖楠:《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2、 《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屮华书局,1981年。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上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考释》下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综合研究》附:图版3、 《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屮华书局,1980年。于省吾:《释盾》裘锡圭:《释祕》李学勤:《关于组卜辞的一些问题》萧楠:《论武乙、文丁卜辞》张永山、罗琨:《论历组卜辞的年代》张政愎:《周历王胡篇释文》林fc:《I周生篦新释》商承胯:《秦权使用及辨伪》马国权:《战国楚竹简文字略说》李家浩:《战国布考》孙稚雏:《天亡篇铭文汇释》姚孝遂:《〈殷虚卜辞综类〉简评》贾平:《读〈殷虚文字甲编考释〉》[II]松丸道雄:《散见于日木备地的甲骨文字》4、 《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胡厚宣:《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问题再商榨》于省吾:《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辨》夏潔:《学》裘锡圭:《甲骨文字考释》陈炜湛:《I、辞文法三题》常玉芝:《说文武帝——兼论商末祭祀制度的变化》刘宗汉:《释七、甲》李学勒、王宇信:《周原卜辞选释》陈永正:《释》5、 《古文字研究》第五辑,[北京]屮华书局,1981年。于省吾:《墙盘铭文十二解》赵诚:《墙盘铭文补试》张政愎:《哀成叔鼎释文》林fc:《对早期铜器铭文的几点看法》张振林:《试论铜器铭文形式上的时代标记》张颔:《韩锤驗考释》伍仕谦:《微氏家族铜器群年代初探》杨五铭:《两周金文数字合文初探》张亚初:《周彷王所作祭器簾考——兼论与Z相关的几个问题》陈世辉:《金文韵读续辑(一)》孙稚雏:《保由铭文汇释》商承祚:《〈石刻篆文编〉字说》(二十七则)饶宗颐:《屮山君考略》陈邦怀:《战国楚帛书文字考证》罗福颐:《近百年來对古玺文字Z认识和发展》于豪亮:《古玺考释》马国权:《缪篆研究》李裕民:《侯马盟书疑难字考》曾宪通:《楚月名初探——兼谈固墓竹简的年代问题》6、 《古文字研究》第六辑,[北京]屮华书局,1981年。胡厚宣:《重论'‘余一人”问题》姚孝遂:《甲骨刻辞狩猎考》林云《甲骨文中的方国联盟》常正光:《殷历考辨》肖楠:《试论卜辞屮的师和旅》张政愎:《释》管燮初:《商周甲骨和青铜器上的卦爻辨识》胡澱咸:《甲骨文字考释二则》张亚初:《甲骨金文零释》夏潔:《学二则》邨笛:《卜辞考释数则》黄锡全:《甲骨文“”字试探》沈建华:《甲骨文释文二则》赵诚:《甲骨文字的二重性及其构形关系》陈炜湛:《甲骨文异字同形例》[口]伊滕道治:《有关语词“”的用法问题》裘锡圭:《论“历组卜辞”的时代》谢济:《武丁时另种类型卜辞分期研究》于秀卿、贾双喜、徐自强:《甲骨的凿钻形态与分期断代研究》[|一|]松丸道雄:《甲骨文伪造问题新探》徐台:《周原卜辞十篇选释及断代》田宜超:《“王以我单勿卜”解》7、 《古文字研究》第七辑,[北京]屮华书局,1982年。于省吾:《释电、》孙常叙:《则、法度量则、则誓三事试解》李裕民:《古文字考释以种》张亚初、刘雨:《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摘白〈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的资料和初步研究〉》商承祚:《屮山王鼎、壶铭文刍议》黄盛璋:《屮山国铭刻在古文字、语言上若干研究》于豪亮:《墙盘铭文考释》孙稚雏:《竝果戈铭释》何琳仪、黄锡全:《赛考释六则》李学勤、郑绍宗:《论河北近年出十•的战国有铭青铜器》刘启益:《西周夷王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殷涤非:《楚量小考》周世荣:《货币帛书文字丛考》王永光:《介绍新出十•的两件虢器》陈邦怀:《战国〈行气玉铭〉考释》商志:《说商亳及其它》李先登:《河南登封阳城遗址出土陶文简释》饶宗颐:《略论马王堆〈易经〉写本》郑良树:《从帛书〈老了〉论严遵〈道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