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 王雪燕(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学部北京100081)摘要:本文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家庭结构进行了解释,论述了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子女成长的消极影响,进而阐明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此外本文也说明了学校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的补救作用。关键词:家庭结构;家庭教育;青少年犯罪 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3-4513(2005)-04-074-04 一、家庭结构的社会学解释与种类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 家庭结构与功能是家庭的两个不同方面,两者是辨证的统一。结构体现家庭内部关系的联系和作用,功能则体现家庭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和作用;结构表现家庭的存在方式,功能则表现家庭的活动方式。根据功能理论,家庭的不同部分组成了完整的家庭结构,每一部分的改变,无论是家庭成员的减少,还是家庭关系紧张,都会对其它部分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在中国,对于青少年而言,最大影响莫过于家庭不能正常其教育功能。 一方面,家庭结构缩小,势必使家庭的教育职能的地位升高。·S贝克尔教授创立的孩子—成本理论来解释。该理论认为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驱动力在于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具体地说,他们把孩子视为商品,认为父母是否生产孩子,主要由孩子所带来的效益是否与抚育孩子所花费的成本相互补偿来决定。在中国,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但也因此走向误区,或溺爱,或过于严厉,有些教育方法严重不当。 另一方面,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由于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社会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都造成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过多地依赖社会,家庭教育走入误区。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国家、社会的责任,而父母只负责将孩子抚养成人。此外,每年高中毕业生“万人同走独木桥”的现象,使父母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养育孩子成长,为他们提供智力投资便是家庭教育的全部了,而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其它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其实,文化知识的积累,道德品质的培养,行为规范的指导,社会责任感的树立,性知识的启蒙与教育,性别角色的塑造与建立等等都属于家庭教育的内容。所有这些都是社会教育无法代替的。 由于家庭内部诸因素之间的矛盾运动的差异性,造成了千差万别的家庭结构,按家庭成员的状况和关系划分,可以分为夫妻俱在且关系融洽的家庭,称为健全的核心家庭;当家的夫妻俱在但夫妻感情破裂的破裂家庭;夫妻患有疾患或缺一方的缺陷家庭;以及夫妻子女分两地的松散家庭。后三者统称不健全的核心家庭。 健全的核心家庭是最为理想的家庭结构。在这种家庭中,家庭气氛融洽,家庭成员互相关心。作父母的不仅夫妻间感情深厚,互敬互爱,而且有足够的精力关心、体贴、疼爱子女,他们共同承担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使其能够健康成长。而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则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副作用,影响子女的社会化。  二、不健全的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  破裂家庭一是指虽然还保持着夫妻关系,但情感不和,已经破裂的家庭,二是指离婚家庭。 在现实生活的具体表现为:有些父母感情不和,其品质上的缺陷暴露无遗,他们互相攻击、谩骂、揭短,即使在子女面前也毫不隐讳;有些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