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十一).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十一).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20/3/17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十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十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那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的两极式的人生意义赋予方式,在现代中国的启蒙者一连串不切实际的运动带来幻灭之后,导致民众普遍的迷茫,特别是自我的失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狂热,财富的诱惑,曾几何时让人忘掉了意义的需求。如今“无公德个人”的盛行,再次表明了个体面临着深层的意义危机。 启蒙的根本,其实是意义体系的重建。但意义体系必是依托于相应的文明秩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个意义危机,就是国家的危机。今天依然还有国家真正强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但个人自主和个性解放确也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觉醒的自我如何安顿?相互的关系如何协调?具有奠基性作用的意义体系的重建,无疑是最大的挑战。这种意义体系的重建,不可能是完全新创,而必定是扬弃既往的积淀,顺应未来的趋向,同时能够满足深层的期待,耦合微妙的情感结构。 中的元素。当然,儒家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复合体。历史上展现的儒家,都是特定权力结构从这个复合体中择取了与之亲和的要素进行组合的产物。不少当代学人就是在反思儒家的社会历史建构中,萃取出儒家的精神。譬如,杜维明将儒家精神总结为学以成人、现世精神、内在超越和人际关系。这种解读显然基于现代视域而让儒家能在现代文明中继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为曾由西方主导的现代文明注入中国的内涵和活力。 在所谓的后现代处境中,儒家自我是否可以超越西方伦理自我与审美自我之间的矛盾而另辟一条启蒙的出路?一种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取向的儒家文化,确实主要致力于心力的建设,而不太措意制度性安排。这种直指人心的学说及其实践,当人心迷失于权势和利益之中的时候,经常颇为无奈。但当时机成熟,机缘巧合,又如当头棒喝,可以激发和焕发出勃勃生机,别开生面。 中国传统儒家,在制度上一直放任法家的渗透和收编,固化为三纲五常而最终跟专制权力合谋,将一颗活泼泼的仁心,安放在庞大官僚躯体之中。但道德的强心剂,并不总能将易于麻木不仁的机体唤醒。20世纪初的中国启蒙者眼中的儒家,事实上成了专制压迫和社会麻木的替罪羊。但将罪恶归咎于遮羞布,显然是找错了标靶,何况这块遮羞布还不是原本的底色。如何将这一颗自强不息的活泼泼的仁心,经过现代理念的启蒙后,安置在体现这种理念的文明框架之中,也许是儒家应该追求乃至应有的归宿吧。当然,这颗仁心必定也会给这个文明秩序带来自己特有的韵律。(摘编自成伯清《自我与启蒙:儒家精神的现代转化》),正确的一项是 ,特别是自我的失落,与两极式的人生意义赋予方式有很大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与重建具有奠基性作用的意义体系相比,前者更具挑战性。,在制度上持续不断地被法家渗透和改造,进而成为20世纪初中国启蒙者批判的标靶。,安置在体现这种理念的文明框架之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论证了意义体系重构中的儒家精神与文明秩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与作用以及面临的新问题。条理清晰,论述严谨,逐层深入。,旨在论证儒家精神的萃取是在反思基础上对自身的时代内涵的总结阐发。,其体现出的局限性和进步性很大程度上受客观条件制约,具有辩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不是完全新创,而是扬弃了既往的积淀,满足了深层的期待,耦合了微妙的情感结构。。当然,儒家这个复合体本身也在不断演变。,都是特定权力结构从儒家这一复合体中有目的择取与之亲和的要素进行组合的产物。,忽视制度性安排导致以厚德载物为基本取向的儒家文化无法另辟启蒙的出路。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材料一: 2017年,国家海洋局共布设监测站位约13000个,获取监测数据200余万个。监测结果表明,201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海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夏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6%,连续三年有所增加。监测的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比率为5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赤潮灾害累计面积比上年减少51%,绿潮灾害分布面积为5年最小。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冬、春、夏、秋四个季节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近岸海域面积分别占近岸海域的16%、14%、11%和15%。(摘编自国家海洋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