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全球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中国现代汉字设计走向研究
姓名:刘京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设计艺术学
指导教师:王健荣
20090501
要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多元文化的格局正逐渐形成,并对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代发展需要设计的共性语言,设计“国际化”的趋向也随之出现,在此情形下,设计“本土化”意识却显得更为珍贵。在中国现代汉字设计领域,如何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将富有东方文化哲理和意蕴的中国元素合理、巧妙地融入到具有现代审美的视觉模式之中,并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代风貌,赋予汉字设计全新的精神内涵和视觉美度,是当前中国汉字设计研究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我国汉字设计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尽管我比以往有明显提高,但“本土缺失”、“伪本土”与“设计跟风”等现象的存在仍使人不容乐观。本人认为,在全球多元文化的格局下,中国汉字设计根植本土要以如下三大支点为依托:第一,汉字设计“本土化”的内在思维支点是要善于挖掘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精神,将本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使设计理念渗透出本土文化的语意;第二,“象形ⅰ靶紊钡日庑┳芙古人造字原理的六书方法,不但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构形艺术,是保障中文没有走向表音文字的重要原因,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视觉表达手段,也为汉字设计本土化提供了依据;第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形成了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与纹饰,我们要善于学习古人的设计语言,合理地运用传统图形元素进行汉字设计,这无疑是使汉字设计本土化的重要视觉语汇。汉字设计的本土意识并不能曲解为墨守成规与一味怀旧,中国现代汉字设计在根植本土的同时,还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我们应明确“时代精神”的实质,关注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融合”意识与“创新’’精神的相互结合。“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应该融合技术与艺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合,力求在融合中创新开拓。中国现代汉字设计应根植于自身的民族文化,走出~条具有时代特征的设计之路,并着力于探寻多元文化思维在审美表象上的和谐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开放的国际视野中构筑特色化、民族化、时代化的中国本土风格。关键词:多元文化、本土意识、时代精神、汉字设计‘
,.瑆,保癿眔癰..,..甀。瓾.‘‘.
州年厂月/歹日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髟/夕矗⒈C芸冢凇杲饷芎笫视帽臼谌ㄊ椤⒉槐C茴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本学位论文属于作者导师以上相应方框内打“日期:厂月倘
论绪汉字作为汉语中最为根本的符号,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演变的记录者,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承载者。我国的文化史学家认为:“汉字、汉语以其独特的形式、风格千古相传。夜暮鹤郑唤鍪侵泄使用的文字,而且也影响到了东方一些其他的国家,朝鲜、日本、越南等地都不同程度受到汉字的影响。如今,在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汉语就为其中之一。自古以来,汉字和由汉字派生出来的众多艺术门类均极具美感和装饰情趣,对中面设计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人类文明史中,散发着神光异彩。汉字设计是以传播视觉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形象思维创造过程,是研究字体的合理结构、提炼字形、建立字与形之间的有机联系、确立情调和选择表现形式的过程。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汉字设计的范畴已经不只局限于“书法”、“美术字”、“字体设计”,我们除了对新的汉字印刷规范字体设计进行研究与开发,更需要区别于印刷规范汉字字体的个性化设计以及汉字图形化的创意,需要运用有个性、有特色、有风格,符合设计需求的独特字形来进行设计。令人遗憾的是,汉字的光辉历史并未使中国目前的汉字设计在中国现代视觉传达领域乃至世界设计领域拥有同样的成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在“地球村”①等新兴概念的出现和这些不可逆转的世界新兴局面的冲击下,我国汉字设计探索发展的脚步却较为迟缓,在日新月异的其他语种字体尤其是拉丁语系字体面前则明显后劲不足,发展水平甚至落后于受汉语影响较深的日本、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