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节路基排水要求及设计一般原则一、路基排水目的和要求水是影响路基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引起路基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路基排水的目的:确保路基处于干燥、坚实和稳定状态。路基排水分类:地面排水、地下排水路基排水要求:查明水源、制定规划、防重于治、防治兼顾。与农田水利相结合。排水设施应选在地质条件好、地势平坦地带。排水工程简单合理、方便有效。二、路基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摸清水源,合理规划,因势利导,综合治理。保护生态平衡,与农田水利相结合,少占农田。排水设计应经济实用,以节约加固工程量。防重于治,防治结合。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适用,并做到系统规划,合理布局,与当地排水设施相协调。第二节路基地面排水设施的构造常见的路基地面排水设施排水沟侧沟截水沟(天沟)急流槽截水沟(天沟),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2、截水沟设置位置截水沟一般布置在路堑坡顶5m或路堤坡脚2m以外,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沿等高线布置,尽量与绝大多数地面水流方向垂直。。视降雨量,可以不设或设计多道。填方截水沟挖方截水沟>%,长度以200~500为宜,超过500m时,可在中间适当位置增设泄水口,由急流槽或急流管分流排引。,沟的边坡坡度一般采用1:~1:。。土质石质排水沟将路基范围内各种水源的水流(如边沟、截水沟、取土坑、边坡和路基附近积水),引排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排水沟应具有合适的纵坡,以保证水流畅通,不致流速太大而产生冲刷,亦不可流速太小而形成淤积,为此宜通过水文水力计算而择优选定。一般情况下,~%。,一般采用梯形,尺寸大小应经过水力水文计算选定。沟的边坡坡度可采用1:~1:。。排水沟与水道衔接示意图1—排水沟;2—其它渠道;3—路基中心线;4—桥涵排水沟水流注入其他沟渠或水道时,应使原水道不产生冲刷或淤积。通常应使排水沟与原水道两者成锐角相交,交角不大于45,有条件可用半径R=10b(b为沟顶宽)的圆曲线朝下游与其它水道相接。,通常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2m,平面上应力求直捷,需要转弯时亦应尽量圆顺,做成弧形,其半径不宜小于10~20m,连续长度宜短,一般不超过500m。大家学习辛苦了,、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称作急流槽。急流槽的作用是在较短的距离内以沟渠的方式引排水流、降低水头,进而防止冲刷(可用于比跌水更陡的坡度,可达67°以上)、高路堑边坡、路堑与高路堤连接处、回头曲线上下边沟等位置,用于排除边沟和截水沟汇集的水流。、槽身、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