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论文,经济学论文论文,论文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摘要:我国自 1970 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以来,有效地保障了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成果。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考虑使人口保持一个适度的发展,以期继续长期稳定地促进经济增长。关键词:人口经济计划生育适度发展人口负担系数人口红利一、前言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自上世纪 70 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以来,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于为国民经济长久稳定的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迅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个教训值得深刻记取。因此当前我们有必要对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作探讨,为的是合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能不能坚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1】二、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的成果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因此对人口增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及作用幅度与方向上还没有达成共识。【2】但是,在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方面,全球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 这里可以用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我国自 1978 年以来,由于成功地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已经卓有成效地将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有力的控制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从以下两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增不断降低,人口总量的增长也趋于平缓。【3】(图略) 同一时期我国整体经济总量在存量和增量上的变化则是不断向上发展,这应该说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无独有偶,在 1999 年出版的《中国发展报告: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研究》第 4章中,【4 】胡鞍钢博士使用回归分析技术,根据我国 30个省区市 1979-1994 年的有关数据(共16×30=480 个样本点),测算了发展的初始条件(即 1978 年的人均 GDP )、区位条件、基础设施、资本投入、人口增长、人口质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用人均 GDP 增长率表示)的影响。在4个多元回归方程中,人口增长率作为自变量之一,其回归系数均为负值,在- 至- 之间,于是得出结论:人口增长率每降低1个千分点, ~ 个百分点,并进而推论:“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要降低几个千分点就会明显促进人均 GDP 增长”。【5】尽管胡鞍钢博士的数据模型建立及有关结论数据有待商榷,一些学者也质疑该量化结论和推论的准确性。但从定性的角度分析,我们根据该研究报告中可以得出结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经济有效的作用。再让我们放眼全球,根据联合国环保署,人口发展署,劳工组织等多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全球人口自 1984 年以来的过度增长(自八十年代中叶以来,世界人口已经增长了 132 %) ,已经在粮食生产,耕地面积,淡水,海洋捕捞,肉类产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