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pdf.pdf

格式:pdf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pdf.pdf

上传人:yinjiong623147 2016/3/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1 2 $ 3 / . 4 第 5 6 卷第 7 期 8 9 9 : 年 5 5 月, " ’; 5 6 < " ; 7 < " 1 ; 8 9 9 : 一、语言研究的目的在谈论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之前, 我想先说说语言研究的目的。语言研究的目的, 我想主要有这样三个: 第一个目的是, 对种种语言现象作出尽可能合理的解释, 其中包括通过一定的分析手段来证实、分化和解释语言里的种种歧义现象。例如,“那孩子的脸气得鼓鼓的”也可以说成“气得那孩子的脸鼓鼓的”, 而跟这个句子极为类似的“那孩子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却不能说成“= 瞪得那孩子的眼睛大大的”, 这为什么? 再如, 下列格式都是“名词> 的> 动词”, 但名词跟动词的语义关系可以有不同的情况( 詹卫东 5 ? ? @ ) , 请看: 校长的表扬———“校长”只能理解为施事, 不能理解为受事囚犯的关押———“囚犯”只能理解为受事, 不能理解为施事母亲的回忆———“母亲”既可理解为施事, 也可理解为受事这又为什么? 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再如, 汉语里的“还”既是动词, 又是副词。作为动词读为+ # A % , 意思相对说来比较单一一些; 作为副词读为+ A / , 表示多种意思, 什么时间啊, 频度啊, 程度啊, 等等;“还”跟“是”组合后,“还是”还能作连词用。这些不同用法的“还”, 其核心意义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一样的, 这么多“还”怎么从动词“还”逐步语法化, 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诸如此类的问题, 都需要我们去作出尽可能合理的解释。语言里有种种歧义现象。朱德熙先生( 5 ? @ 9 ) 生前曾指出:“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奥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里得到反映。因此分析歧义现象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使我们对于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朱先生的话说明了对语言里的歧义现象解释的必要性。那么对语言里的歧义现象的解释需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 首先, 必须了解, 当你感到某个句子有歧义, 这只是你的感觉, 或者说语感, 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去证实你的语感是符合事实的, 正确的办法是找到这种歧义在形式上的表现或者说反映。而这种证实也体现了语法研究中意义和形式的互相验证。其次, 要考虑怎么去分化这种歧义格式。最后, 还得考虑怎么去解释这种歧义现象。一般说来, 分化歧义格式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做到, 通常都可以通过层次分析、变换分析等手段来达到分化歧义格式的目的; 难的是解释造成歧义的原因, 这需要有更多的语言学理论来支撑。对语言现象的解释, 包括对歧义现象的解释, 会有深浅不同的层面, 这跟我们对该语法现象的认识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陆俭明 B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 C 中文系 D 北京 5 9 9 @ E 5 F G 摘要 H 语言研究的目的是对种种语言现象作出尽可能合理的解释、探索人类语言的共性及为应用服务。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 一般认为: 汉语本体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支撑, 对外汉语教学有赖于汉语研究成果, 这个说法并不全面, 其实两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另外, 对外汉语教学不是“小儿科”, 对外汉语教员也不仅仅是个教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