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搬迁项目建议书搬迁项目建议书搬迁项目建议书:困程度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体制的局限性导致边民生存条件恶劣。交通、水、电、广播电视、通讯、农业生产等基础设施落后,“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问题严重影响着边境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风灾、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搬迁项目建议书:搬迁项目建议书搬迁项目建议书 概要 项目名称:玉什喀拉苏乡齐特布拉克村整体搬迁项目 建设地点:玉什喀拉苏乡曙光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第一责任人:王拥军 建设内容:齐特布拉克村整体搬迁 100 户,搬迁项目建议书。 总投资: 500 万元; 其中申请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 100 万元, 村民自筹 400 万元。 建设期限: 2016 年5月-2016 年 11月 贫困概况 基本概况: 玉什喀拉苏乡齐特布拉克村境内地处沿山。山地多系中低山波状、岛状起伏分布, 常年雨水聚集、冲刷切割成无数沟谷, 泉流汇合成诸河。由于河水冲积, 穿过洪积扇形成深谷、浅丘、山地等复杂多样的地貌。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42 ℃,极端最高气温 ℃。降雨量偏少,分布不均衡,年平均降水量 270. 8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 1779 毫米。全年盛行东北风,大风日数多,无霜期短。气温多变,温差悬殊,气温变化剧烈,多灾害性天气。 贫困现状。人均纯收入 1500 下的低收入户,有 130 户, 540 人, 经济发展整体薄弱, 没有集体经济产业和稳定的集体经济深入, 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有限, 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扶贫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 人多地少缺乏生产资料。贫困人口数量较大, 大部分贫困人口已经没有牲畜和生产资料,自身没有“造血”的能力,全靠领取救济生存。 贫困状况。玉什喀拉苏乡齐特布拉克村贫困人口基本为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 目前生存基本为打工度日, 在各级部门的救助下基本保证有饭吃, 贫困户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无多种经营和其他收入来源。这部分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生存环境差, 交通闭塞的边远山区。由于基础设施差, 种养业投入产出比小, 低收入人口一直无法摆脱贫困现状,且返贫现象非常严重。 贫困特征。由于自然环境恶劣, 投入产出效益反差大, 且低收入户经济来源不稳定,使得低收入贫困人口还存在很大的脆弱性,容易饱而复饥, 暧而复寒。低收入人口中伤残、疾病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低收入贫困人口尚有 35 人,条件落后,自我发展低,农民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商品竞争意识淡薄, 经济发展环境不优,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齐特布拉克村经济的发展。 贫困原因。额敏县玉什喀拉苏乡齐特布拉克村虽然有丰富的草场等自然资源,但是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的制约,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人才技术匮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搬迁项目建议书。加之土地贫瘠,自然灾害连年不断,抗御灾害能力差,农村贫困程度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体制的局限性导致边民生存条件恶劣。交通、水、电、广播电视、通讯、农业生产等基础设施落后,“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问题严重影响着边境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风灾、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额敏县玉什喀拉苏乡齐特布拉克村财力紧张,基础设施建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