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安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报告制度.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报告制度.docx

上传人:dlmus1 2020/8/12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报告制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园)安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报告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安全信息是指学校教育教学与安全有关的信息集合,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信息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学校安全工作下发的文件、通知、通报、讲话、会议材料、检查、验收、考核情况记录、隐患整改意见、通知和学校关于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安全工作计划、方案、措施、职责制度、请求、报告、通告、通报、公告,安全责任书,安全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和培训资料,人员聘用合同,保安值班安排、工作记录表册、考核奖惩,安防设施、设备购置合同、说明书,安全事故处置、安全工作总结、汇报交流、简报、通讯信息资料(含影视影像)信息等信息。第二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式加强校园安全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认清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维护校园安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安全信息工作的收集、分析、研判、报告制度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第三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安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报告等相关机构,并随时对教育系统内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判断,提出相关对策,指导安全工作的预防和处理。第二章安全信息收集第四条学校安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报告的原则,为了保证安全信息收集的质量,应坚持以下原则:(一) 准确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所收集到的信息要真实,可靠。这个原则是信息收集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为达到这样的要求,信息收集者就必须对收集到的信息反复核实,不断检验,力求把误差减少到最低限度;(二) 全面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所搜集到的信息要广泛,全面完整。只有广泛、全面有搜集信息,才能完整地反映管理活动和决策对象发展的全貌,为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保障。实际所收集到的信息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全面完整,因此,如何在不完整、不完备的信息下做出科学的决策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三) 实效性原则。信息的利用价值取决于该信息是否能及时地提供,即它的实效性。信息只有及时、迅速地提供给它的使用者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特别是决策对信息的要求是“事前”的信息和情报,而不是“马后炮” 。所以,只有信息是“事前”的,对决策才是有效的;(四) 准确性原则。收集的信息与应用需求密切相关且表达无误。准确性原则保证信息的价值;(五) 学校安全档案信息的收集、传递、统计、处理等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六) 易用性原则。收集到的信息具备适当的表示形式,便于使用。第五条安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报告的步骤。信息收集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一) 制定收集、分析、研判、报告、计划。只有制定周密、切实可行的信息收集计划,才能指导整个信息收集工作正常的开展;(二) 设计收集、分析、研判、报告提纲和表格。为了便于以后的加工、贮存和传递,在进行信息收集以前,就要按照信息收集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收集提纲和表格;(三) 明确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报告收集的方式和方法;(四) 提供信息收集、研判、报告的成果。要以调查报告资料摘编、数据图表等形式把获得的信息整理出来,并将这些信息资料以收集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如不符合要求,还要进行补充收集。第六条安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报告应当围绕以下内容进行:(一) 上级信息: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指示;上级的有关文件、指示、编印的内部刊物、简报、信息,公开发表的刊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