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的家庭教育观——孩子成长的“必需品”
在爱中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经历。但是每一种经历对孩子,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有一些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年幼时绝不可忽略。
我的几点做法写出来,以供参考。
爱上阅读的经历
从孩子上小学起,我就注重孩子的阅读,一个爸爸,或者一个妈妈带着孩子一起读书,这种在阅读中一对一的模式,最能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我在孩子能读通文章时,我就开始每周给孩子从图书室借书读读坚持到小学毕业时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已全部读完,还读了许多童话故事,及儿童文学作品等。这对孩子课堂上专心致志地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学习很有帮助。如何让孩子成为班上的佼佼者,上课专心、专注很关键,抓住课堂一切都迎刃而解。“上好每一堂课”是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孩子学习好坏与他们的智商无关,但却与学习能力息息相关。你的孩子课上表现如何决定他的学习成绩优劣,而良好的集中注意力习惯养成更是必不可少。
参与家务劳动的经历
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培养孩子主动去参与家务劳动,比如吃过饭让孩子收拾碗筷,刷锅洗碗,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兴趣和性格,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但不能强逼他去做,实行奖励措施,完成一项简单的家务加2分,比较繁重的活加5分,犯了错误要扣分小错扣1分,大错扣2分,一周一总结,有特大进步时加10分,一月一汇总,兑现奖励,这样坚持下来孩子不仅乐于参与家务劳动,还有成就感。既不影响学习,又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及培养了孩子的生存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因而,我的两个孩子读高中全都没有家人陪读、做饭。大孩子19周岁已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大三了,女儿正读高二,学习主动、积极,因而在班上也是名列前茅。
三、父母过往的经历
在两个孩子读小学时,我就给孩子讲述我上学时的故事,比如一个晚间学习要熬一灯油,第二天早上起来整个鼻腔全是黑烟,听得他们捧腹大笑;上学学校离家六七里路,一天要步行三个来回,遇上下雨天,你奶奶托人捎来两个黑馒头,用抹碗布包着,我只好趴到没人的角落里偷偷地吃,这时两个孩子内心是多么痛爱老爸,为爸爸过去吃的苦而怜惜,进而产生共鸣,从而更加珍惜爸爸为他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机会”更加发奋努力,更加积极乐学。因此,做为家长的我们当孩子遇到困难找到你时,不妨将自己以往的经历、挫折、失败和痛苦、所得的教训等,坦诚地将给孩子听,这会是还在受到启迪,激发孩子的斗志,以勇往直前的精神去克服困难。还能拉近亲子之间的感情。到现在儿子读大三了和我还像“忘年交”的好朋友一样。,对我的建议基本笑纳。女儿心中有什么委屈,及学习上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都能顺利度过难关,一直很优秀。
四、失败后走向成功的经历
过多的挫折会令孩子失去兴趣,多让孩子感受失败后的成功,既能激发谈们的兴趣,也可以启发他凡事都要尽力而为的道理。儿子上学早,读小学低年级时书读不好,字写得了草,数学概念模糊,我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决定在三年级时留级重来,就在我班,我有意识地训练他的朗读,平时班里搞小型朗读比赛,鼓励他参与,国旗下献词代表我班上台讲,渐渐地他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图书室里的经典名著他基本上读遍了。朗读水平也大大提升,到小学毕业时参加太和县中小学爱国主义朗诵大赛获全县第一名,后又代表太和县参加阜阳市、安徽省大赛获特等奖,当年被安徽省爱国主义组委会邀请参加夏令营,当时孩子那个兴奋劲,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