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一、新型冠状的流行病学特点?新型冠状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什么?流行病学史:;;。新型冠状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新株。目前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不必过度恐慌,应注重预防工作。传染源:主要传染源是动物。此次中国武汉的2019-nCoV被证实可能存在有限的人传人。传播途径:飞沫、接触、空气。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目前病例资料显示此次疫情以成年人为主。二、新型冠状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三、此次疫情的临床特点是什么?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胸部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治疗方法:目前对于由新型冠状引起的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也无疫苗可预防。主要是对症与支持治疗。四、如何鉴别诊断?主要与流感、副流感、腺、呼吸道合胞、鼻、人偏肺、SARS冠状等其他已知性肺炎鉴别,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及细菌性肺炎等鉴别。此外,还要与非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五、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与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六、个人如何有效预防新型冠状?。(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外科口罩。(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3)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4)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1)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2)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3)避免食用野生动物。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