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震巨灾保险产品7月1日推出7月1日起,全国的城乡居民便可以花十几或一两百元钱,为自己的住宅购买保额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地震巨灾保险。“不管是城乡居民个人、还是企事业单位或其它团体,都可以做为投保人,为自己或他人的住宅房屋进行投保。要注意两点,一是一个人有多套住房可以每套房子都投保一次;二是每一套住房只能投保一次,无论是在多个公司,还是在同一个公司只能投保一次。”城乡居民住房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负责人、人保财险副总裁降彩石在日前的发布会上说。他介绍,对各个城乡居民住房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的成员保险公司来说,投保的方式都有两种,一是通过各公司营业网点,二是在各公司官网投保。“所有共保体成员产品是统一的,销售的费率、服务的模式和理赔也都是统一的。这可以说是行业内推出的第一款从销售到承保,乃至到再保险和理赔都是统一模式的一款产品。”地震巨灾保险产品的全面售卖也意味着,中国的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已经正式落地。巨灾保险制度,是指对因发生地震、台风(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或重大人为灾难,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过保险形式,给予分散风险的制度安排。巨灾保险是巨灾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经济手段。从国际经验来看,自然灾害的商业保险赔付金额一般都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30%至40%,而中国这一比例尚不到1%。比如汶川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是8451亿元,保险只赔了20多亿元,占比约%。如果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便可大大减轻政府和财政负担。“现在的一些家财险也包含地震责任,但这次推出的地震巨灾保险产品,以地震为单一灾因,遵循'保基本、广覆盖、价格低、易接受'的原则,可单独作为主险或作为普通家财险的附加险来售卖o”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何浩讲到。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为城乡居民住宅,运行初期,原则上以达到国家建筑质量要求(包括抗震设防标准)的建筑物本身及室内附属设施为主,以破坏性地震振动及其引起的海啸、火灾、爆炸、地陷、泥石流及滑坡等次生灾害为主要保险责任。保险金额方面,运行初期,结合中均再建成本、灾后补偿救助水平等情况,按城乡有别确定不同保险金额,城镇居民住宅基本保额每户5万元,农村居民住宅基本保额每户2万元。每户可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保险金额,运行初期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超出部分由商业保险补充;条款费率方面,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示范条款为主,可单独作为主险或作为普通家财险的附加险。按照地区风险高低、建筑结构不同拟定差异化的保险费率,并适时调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郭红介绍,“条款的保障范围,包括城乡居民住宅加附加设施,指供电、供气、供水、卫生等配套基础设施。保费的收取,即费率的设定方面,我们当初的考虑是既要反映区域风险情况,还要价格低、体现惠民。具体保费的计算是各个地区根据基本的保额乘以一个基准费率,该基准费率因地区而异,比如北京是万分之六,云南是万分之九,此外还有两个调整因子,一是区域调整因子(同一个省的各个区域风险可能不一样),二是房屋结构的调整因子,比如是钢结构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赔偿处理方面,初期产品设计为定值保险,理赔时,以保险金额为准,参照国家地震局、民政部等制定的国家标准,结合各地已开展的农房保险实际做法进行定损,并根据破坏等级分档理赔:当破坏等级在I-II级时,标的基本完好,不予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