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编号:QY-SN-01-201509企业设备管理办法总则为了促进企业科学地进行设备管理,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生产、适时改造和更新,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同时,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所指设备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需要的机械、装置、仪器和设施等可长期使用并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单位价值、使用年限在规定限额以上的机器的总称。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各种组织、技术和经济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改造、更新直至报废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程管理,以提高设备综合经济效率。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各部门及生产单位。组织与职责总经理办公会的主要职责:负责审批设备及备品备件的年度采购计划。负责审批年度设备大修理计划。负责审批年度设备改造更新计划。负责组织对一般设备事故调查处理。总经理的主要职责:审批设备月度维修计划。审核企业间设备调拨。负责审核正常报废净值2万元以上,低于200万元,或非正常报废净值1万元以上,低于100万元的设备。负责审批正常报废净值低于2万元,或非正常报废净值低于1万元的设备。分管副总经理的主要职责:组织编制企业的设备动力管理办法及操作、维护保养规程等,并监督执行。审核设备及备品备件年度采购计划。审核设备年度大修理计划、设备技改及更新计划。审核设备月度维修计划,并检查落实情况。指导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验收工作。负责设备安全运行,组织重特大设备事故抢修及恢复工作。协助企管部组织重特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审核闲置设备的外调及设备的报废。设动处/科的主要职责: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设备动力方面的规章制度,编制企业的设备动力管理办法及操作、维护保养规程等,并监督执行。组织编制设备及备品备件年度采购计划、年度大修理计划、设备维修、技改、更新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及调配。组织对企业设备状况定期检查,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和隐患。组织设备事故抢修。组织收集设备的技术资料,建立设备档案、设备台帐。组织设备操作、维护人员的培训。安环处/科的主要职责:负责监督压力容器、锅炉、提升设备(系统)等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及定期检测工作。采区/井口、选厂设备管理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办法、规程等。负责本部门的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安全运行。组织本部门的设备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培训。设备的购置、安装及验收企业所有设备的购置由使用单位向设动处/科提出申请,经设动处/科审核,提交经营处/科编制采购计划。设动处/科负责设备技术协议的拟定,技术协议内容包括:设备的工作环境、使用条件。设备规格、型号。设备的技术、工艺参数。供货范围。设备设计、制造、检验标准及质量控制。设备性能考核和质保期。设备到场后,设动处/科和使用单位根据技术协议对设备规格型号、配件、质量进行初步验收,填制《设备开箱验收单》(见附录1),初验合格后随机附件及工具、随机备、配件由库房负责保管,技术文件由设动处/科统一整理并归档。若验收不合格,经营处/科按采购合同约定进行处理。设备的安装和验收:设备安装前由设动处/科组织使用单位、安装人员及相关人员对设备基础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由设备安装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同安装形式:企业自行安装。由设备厂家负责安装。外聘安装队伍安装。安装调试结束后,企业验收小组,对设备的质量、设备安装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验收报告内容包括:设备外部检查。过程检测记录。无负荷试验。负荷试验。工艺性能检测。技术协议规定的各项技术标准和要求等。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内容包括:设备安装精度。过程检测记录。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内容等。必要时可申请公司相关部门或外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协助验收,并将验收报告提交经营处/科、财务处/科。验收合格后设备正式移交给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对设备按照本部门设备管理办法进行管理。若验收不合格,按合同有关程序处理。设备质保到期后,由设动处/科、设备使用部门对设备进行质量验收,出具验收报告,提交经营处/科、财务处/科。设备的运行及维护设动处/科根据设备的性能参数和生产工艺的要求,组织制订操作维护保养规程。设动处/科、设备使用单位制定培训计划,组织设备操作、维护维修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培训。培训内容: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设备工作原理。设备结构、性能等。培训方式:集中理论培训、现场培训、理论考试、现场考核。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需持有上岗证,如特殊设备须持有国家特定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操作证上岗。凡新上岗的需在熟练工指导下,方可操作。设备的使用管理要实行定人定机方式。对于由多人操作的设备和生产线,实行班(组)制,由班(组)长负责。设备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