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杜牧-赠别·其二.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杜牧-赠别·其二.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9/25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杜牧-赠别·其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杜牧:赠别·其二篇一:杜牧《赠别》赏析赠别·其二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注释】1、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2、尊:酒杯。这首诗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的留恋惜别之情。离席别宴上,情人凄然相对无语话别,貌似无情却其实多情,强颜欢笑却又笑不成欢。这种不忍离别却不得不别的煎熬该是何等痛彻心肺,以至于在诗人看来,眼前那支彻夜燃烧的蜡烛一滴一滴地掉泪,像是在替即将分别的一对情人惋惜伤心呢。从这种有心垂泪,无意分别的描写可以看出,离别有多艰难,多复杂。人生也许正是在这种缠绵悱恻的离情别意当中才更显得沉重而宝贵吧。这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本诗亦可见此意。【韵义】酒宴上凄然相对,像是不认识似的;只觉得酒筵上难以强颜欢笑。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评析】第二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本诗亦可见此意。篇二: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经典诵读、课外书屋、资料袋第一单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理解:从字面上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高尚的情操更能感召年轻一代。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理解:造物即造物者,指天。整句诗的意思为:天没有言语却有情意,每当寒冷过去便让我们觉得春天已来临。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理解:今天晚上,我格外地感觉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还听到透过绿色窗纱传来的春虫的叫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理解:讲了诗人在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到用笛子吹奏的《折杨柳》的曲调,于是感慨到:此时此地听到这支曲子,谁能不让我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理解:这是陈与义从汴京去襄邑途中作的诗句。意思是:躺在船上看满天的云没有动,殊不知,云和我一起住东飘去。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理解:不是偏爱菊花,是因为菊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菊花开过,大自然中再没有其他花开放了。第二单元: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理解:选自1949年4月周恩来在《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中的一句爱国名言。主要意思是只有热爱自己的民族才能有自信心,才能有为祖国、为民族而献身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操,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源于对生育自己的故土、

最近更新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 8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6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达标.. 5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培优.. 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7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精品(历年真.. 6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培优b卷】 7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 7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精品【精.. 9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测试卷.. 6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测试卷.. 6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 6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 7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测试卷.. 8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测试卷.. 7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测试卷.. 7页

数学小升初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6页

数学小升初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精选题】 8页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正数和负数的初.. 5页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正数和负数的初.. 6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 6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 6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7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精品(含答案.. 7页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真题汇编】.. 9页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完整答案 9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易错.. 7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完整版】 8页

高中戏剧社工作计划 86页

2024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