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西江千户苗寨发展与演变.ppt

格式:ppt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江千户苗寨发展与演变.ppt

上传人:875845154 2016/4/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江千户苗寨发展与演变.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建筑文化简析?周曦《苗寨发展与演变》?吴志栋《苗寨平面与布局》?周亚虹《苗寨景观与环境》?姚旭成《苗寨装饰与材料》?石侣《苗寨保护与开发》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发展与演变简析?地理定位?发展历程?演变?看点制作:周曦西江千户苗寨发展与演变一、地理定位全程约 公里自驾约 8 小时 51 分钟西江千户苗寨发展与演变二、发展历程大战距今 5000 多年以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扩张的过程中,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了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黄帝为中华人民的祖先,葬于陕西黄陵市。蚩尤原为炎帝臣属, 炎帝被黄帝击败后,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 西江千户苗寨发展与演变二、发展历程迁徙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 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随着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舜帝即位后, “南巡狩猎”,对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进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徙,其中被迫向西北迁徙的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成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则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区迁徙,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西江千户苗寨发展与演变二、发展历程“西江”得名苗族在数次大迁徙中,分化成了许多不同的分支。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几乎是同时到达贵州榕江,由于西氏族在榕江多处辗转,到达西江的时间晚于柳氏族。西氏族到达西江的年代约在 600 多年以前(元朝、明朝),但在西氏族到达以前,这里已经居住着苗族“赏”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 “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 “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江千户苗寨发展与演变二、发展历程“给户口”清乾隆年间( 1711 — 1799 ),清政府为了管理苗疆,对苗族人民实行编户定籍,强行取消了苗族子连父名的传统,用苗名的谐音来定汉姓,目前西江境内苗族的蒋、唐、侯、杨、董、宋、顾、龙、陆、李、梁、毛、陈、金、吴等姓就是由此而来。( “川楚白莲教起义”。清嘉庆元年(1796 年) 至九年(1804 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 西江千户苗寨发展与演变三、演变规模从小到大:迁徙到聚居西江千户苗寨发展与演变三、演变经济农业到第三产业(但农业依旧为主体) 西江千户苗寨发展与演变三、演变管理方式清雍正以前,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与汉族地区有显著差别,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头”、“鼓藏头”、“活路头”等,不同性质的自然领袖其职责也不同,相互之间具有分工协作的性质,共同维护苗寨的安全与利益。“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领袖。清政府在苗疆实施“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方老、寨老等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祭祀和生产的鼓藏头与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