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职业禁忌.doc

格式:doc   大小:17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职业禁忌.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0/11/22 文件大小:1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职业禁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噪声
1、对健康危害
噪声能损害人听觉能力,突发或爆炸和其它强烈噪声,能引发耳鼓膜破裂,或直接引发中耳和内耳结构损伤;短时接触噪声可引发瞬间耳鸣(听觉阀值);噪声对人免疫功效、精神、神经、心血管、内分泌、代谢、呼吸及消化系统等全部有影响,影响正常生理节奏和睡眠、妨碍脑力劳动,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和精神状态,造成担心、烦恼和反感;长久接收超出国家标准限值(85)噪声可引发职业病---噪声聋。  
2、职业禁忌症
1)多种原因引发永久性感音神经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Hz中任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阈>25dB);
2)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双耳平均听阈≥40dB;
3)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

职业性噪声聋。

个体防护:配戴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护用具;
工程防护:设置隔音墙、吸音材料、将噪声源隔离。
二、高温
1、对健康危害
高温作业时,尤其在夏季,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效改变。其功效改变关键是体温调整、水盐代谢、循环、消化、神经、泌尿等系统适应性改变。这些改变假如超出一定程度,人体出现体温节等功效紊乱,则可对人体产生负面健康影响。高温作业可引发中暑,关键临床表现为在高温作业环境中忽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
℃。热痉挛患者因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临床上可见显著肌肉痉挛,伴有肌肉收缩性疼痛。热衰竭患者因皮肤血流增加而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对应增加,可造成脑部临时供血降低而晕厥。
2、职业禁忌症
1)未控制高血压;
2)慢性肾炎;
3)未控制甲状腺功效亢进症;
4)未控制糖尿病;
5)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工伤标准八级);
6)癫痫。
3、可造成职业病
中暑。
4、防护方法
1)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高温作业应该补充和出汗相当水分和盐分。补充水分和盐分最好措施是供给含盐饮料,通常天天供水3~5L,盐20g左右。
2)个人防护:高温作业工人工作服,应以耐热、传导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织物制成。预防热辐射,可用白帆布或铝箔制工作服。
3)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格检验,立即发觉职业禁忌症。
5、应抢救援方法
1)轻度中暑:应使患者快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阴凉处平静休息,给含盐清凉饮料,必需时给葡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2)重症中暑:①热射病:快速采取降低体温、维持循环呼吸功效方法,必需时应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②热痉挛:立即含盐清凉饮料,必需时给葡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③热衰竭:使患者平卧,移至阴凉通风处,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对症处理。
三、一氧化碳
1、对健康危害
一氧化碳对人体危险关键危害以下:
1)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轻度意识障碍等;中度中毒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重度中毒意识障碍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若CO浓度极高时,可快速使人昏迷意识,甚至发生“电击样”死亡。
2)其它损害,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之外,尚可合并多脏器功效障碍如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水泡或红肿;身体挤压综合征(包含筋膜间隙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极少部分患者可合并脑梗死或心肌梗死。
3)迟发脑病,急性CO中毒昏迷清醒后,经2-60d“假愈期”,又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为迟发性脑病。精神及意识障碍表现为智能减退、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或去大脑皮层状态;锥体外系障碍表现为震颤、肌张力增高、主动运动降低等帕金森综合症;锥体受损害表现为偏瘫、小便失禁、病理征阳性;大脑皮层灶性功效障碍表现为失语、失明、失写及继发性癫痫发作等。
4)试验室检验。⑴血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10%,(必需在脱离接触8h内进行);⑵头部CT检验急性期显示脑水肿改变,两周后可显现经典定位损伤影像,表现为大脑皮层下白质广泛脱髓鞘改变,基底核区苍白球梗死,软化灶。⑶颅脑MRI可视脑细胞肿胀、髓鞘脱失、梗死及软化灶等。⑷脑电图检验中、高度异常。⑸大脑诱发电位异常。
2、职业禁忌症
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3、可造成职业病
一氧化碳中毒
4、防护方法
个体防护:佩戴个体防护设施;
工程防护:采取机械通风设施(防爆型通风设备)、作业场所设置报警装置(警戒点应包含预报值、警报值和高报值)。
5、应急处理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腋窝处等,并立即送医院。
四、煤尘
1、对健康危害
接触煤尘,可吸入煤尘,煤尘进入人体后在肺泡内沉积很快,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向邻近呼吸性细支气管运输。伴随长久连续接触,小量聚合粉尘开始沉积在肺淋巴组织内和围绕在肺小动脉和静脉周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