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康定市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康定市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doc

上传人:w8888u 2020/12/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康定市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康定市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 康定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区,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屏障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草原生态系统对康定市生态平衡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在分析康定市草原退化原因和生态修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康定市草原生态修复建议措施,以期为解决草原退化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原因;建议;四川康定
  中图分类号 S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4-0203-02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和合理利用是目前国内外草地资源研究的主要方向,但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区域限制。因为草原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度极高。针对不同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草原退化问题,需因地制宜才能达到较好的修復效果。康定市草原主要为高寒草原,处于青藏高原特殊生态脆弱区,气候严寒干旱,牧草生长期短、枯草期长,导致自然修复进程缓慢,草地一旦严重退化,植被修复难度非常大。因此,深入分析康定市草地退化原因,进行针对性生态修复,是实现康定市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
  1 康定市草地退化概况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地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屏障东南缘,东部毗邻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多属高寒草原,海拔高度主要分布在3 500~5 000 m之间。全市辖有牧业乡1个,半牧半农乡镇18个,畜牧业在康定市农牧业中所占比重较大。牧业的发展必须以草原为基础,然而近年来康定市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日趋严重,不仅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影响了生物多样性,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也将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康定市草地退化面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图1),目前退化面积已接近草地总面积的66%。
  海拔高度不同,植被覆盖度、土壤肥力、产草时间、草场质量以及主要牲畜种类也不同。总体趋势是海拔为3 500~4 000 m的草地总体情况较好,退化比例较低;海拔为4 000~4 500 m的草地退化情况加重;4 500~5 000 m的草地退化最为严重。从乡镇区划分布来看,在草原面积>300 km2的乡镇(贡嘎山乡、沙德乡、呷巴乡、孔玉乡、瓦泽乡、新都桥镇、炉城镇、雅拉乡、塔公乡、捧塔乡)中,有5个乡镇(贡嘎山乡、孔玉乡、炉城镇、雅拉乡、捧塔乡)退化面积都>70%[1]。
  2 康定市草原退化主要因素分析
   草原载畜量高,超载率居高不下
  引起草地退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康定市草原退化主要与草地坡度和超载过牧情况有关,若草地坡度大、超载过牧严重,则退化情况较严重,其中超载过牧是康定市草原退化的主要人为因素。2010年,康定市合理载畜量479 ,实际载畜量694 ,超载牲畜215 ,%;2012年,%。居高不下的超载率导致草地资源的持续恶化[2]。
   毒草和不食草滋生,可食草种类少
  于7—8月牧草长势最好时对康定市瓦泽乡水桥村海拔3 400~3 800 m的天然草场进行调查发现,有15~20种/m2植物。植物种类调查发现,可食草种类偏少,主要为四川蒿草(Carex setschwanens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高山蒿草(Carex parvula)等;而毒草和不食草较多且覆盖面积大,主要为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条裂叶银莲花(Anemone trullifolia)、圆穗蓼(Polygonum macrophyllum)、管花秦艽(Gentiana siphonantha)、高原毛茛(Ranunculus tangut-icus)和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等[3]。这与牲畜过度啃食有关,在10月牧草停止生长进入枯草期前,对7—8月调查的样方进行2次调查发现,样方中可食性牧草草种部分几乎被啃食。过度啃食导致没有足够草籽维持牧草的再生,进而可食性牧草产量降低,甚至消失,而过度啃食的根本原因在于产草量低、载畜量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