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节 风的有关知识
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受热量较多,气温高,空气密度小、气压小,且大气因加热膨胀,由表面向高空上升
极地和高纬度地区:受热量较少,气温低,空气密度大、 气压大 ,且大气因冷却收缩由高空向地表下降
一、风的形成
-- 空气从气压大的地方向气压小的地方流动而形成
地表上存在气压差或压力梯度
北极
赤道
大气热力学环流模型
二、两类性质的大风
1、台风
赤道海洋面受日照影响,热而湿的水汽上升,形成庞大的水汽柱,热
低压区和稳定的高压区之间将产生空气流动。
由平衡产生的相互补充的力使之成螺旋状流动。
形成暖心(旋转的结果使涡旋内部空气密度减小,下部海面气压下降)
大量空气从高压区传来,如此循环不止。
台风(typoon)
2、季风(季节性的风)
冬季:大陆温度低、气压高;相邻海洋温度比大陆高、气压低
风从大陆吹向海洋
夏季:大陆温度高、气压低;相邻海洋温度比大陆低 、气压高
风从海洋吹向大陆
三、风级(根据风对地面或海洋物体影响程度)
分为 13个等级(0级~12级)(P46,表3-1)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7级 8级 9级 10级 11级12级
静风 软风 轻风 微风 和风 清劲风 强风 疾风 大风 烈风 狂风 暴风飓风
第二节 风 压
1、风压与风速的关系
建筑物
小股气流
流向
高压气幕
压力线
w=v2/2
dl
w1dA
(w1+dw1)dA
风压的形成
边界条件:
2、基本风压w0
按规定的高度、地貌、时距等量测的风速所确定的风压
高度: 10米高为标准高度(桥梁结构规定为20米)
地貌(地面粗糙度):空旷平坦地貌
公称风速时距: =10min
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 : 一年
基本风速的重现期T0
基本风速出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